近日,记者在地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处了解到,2016年,全区清理非法入山人员44人,清理套、夹、粘网等猎捕工具685件,捣毁地窨子1个,放飞(生)野鸭、鸟、林蛙703只,收缴野生动物3只,查获1起破坏野生动物刑事案件,取得了整治一批、震慑一片、教育一方的良好整治效果。这是全区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取得成果的一个缩影。
加大保护宣传力度,促进全民保护意识提升。依托第35届“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湿地日”等主题活动日,我区开展广泛深入的系列宣传活动。全区共举办科普讲座、展览等活动86次,制作摆放宣传展板91块,展出本土野生动物摄影作品30幅,设立咨询台37个,悬挂宣传条幅113条,执法检查41次,发放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单2万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宣传彩图5000张、湿地保护宣传张贴画1万余份、《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解读宣传单6000余份、单行册100册。
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持续加强。组织开展“集中打击破坏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十三五行动”、“严厉打击破坏秋季候鸟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和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专项行动”、“清网行动”等系列专项行动。开展了大兴安岭地区冬季、秋季水鸟同步调查工作。2016年初,组织开展了大兴安岭地区冬季水鸟同步调查工作,确定调查地点6处,布设观测区8个,观测点8处。通过调查发现,在没有封冻的河流水面,确有水鸟集群越冬情况存在,共发现3处27只水鸟分布,其中普通秋沙鸭26只、鸳鸯1只。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成效显著。遴选出阿木尔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申报成为国家林业局先期确定的34家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防控标准建设单位之一。组织全区各级监测站加强重点时期重点区域的监测巡查频度和强度,加强节假日监测应急值守,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报告并处置。目前,辖区内尚无野生动物疫情报告。重点组织开展了鸟类疫病调查研究和非洲猪瘟疫情主动监测预警工作,共环志鸟类4317只,采粪便样2329份,已检测的171份样本呈禽流感阴性。采集非洲猪瘟媒介虫——蜱虫样本830只,送检至长春军事兽医研究所。目前,全区各级监测站19个,兼职监测员60多人。野生动物疫情监测应急救援队1个,人员11人。为各级监测站标配了监测、防护、应急处理等物资。组织全区野生动物疫情应急培训与演练,完善了应急预案。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稳步推进。黑龙江北极村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呼源钻天柳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使我区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到6处,面积85.77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6处,面积30.98万公顷。省级以上林业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16.74万公顷,占全区总经营面积的13.98%。同时,完成黑龙江岭峰、盘中自然保护区晋级评审意见整改情况的报告并上报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工作逐步落实。组织了“十三五”保护湿地2016专项行动,并与全省同步开展了湿地清理工作,全区未发生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行为。重点推进九曲十八弯、阿木尔、双河源和古里河4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申请国家验收的相关工作。协助中央项目专家组完成了建立和运行大兴安岭示范区生态监测与调查培训、融资计划、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行动计划、示范点管理计划与生态旅游规划编制、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建设,配合中央项目办完成了项目中期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