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筑起生态家园保护屏障
时间 :2017-04-11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
 

  ——图强林业局森防工作亮点扫描

  □本报记者窦宪彬

  连续26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多次受到黑龙江省森防指表彰。

  多年来,出色完成历次扑火任务,被地防指誉为“森林扑火铁军”。

  时序更替,砥砺前行。30年前,图强林业局历劫“5·6”火灾,森林过火面积达80%以上;30年后,森防工作长足发展,亮点频现,书写出新答卷。

  3月的图强,风高物燥,春意无痕。正值今年春防伊始,记者一行走进这里,探寻发生在森防战线的些许故事。

  图强林业局防火办办公楼坐落在图强镇光明路上,这幢3层楼房在“5·6”大火中得以幸免,是图强未被烧毁的3栋建筑之一,如今作为防火指挥中心之用,虽让人睹物伤怀,但却别具教育意义。

  “我们林业局刚刚开完今年春防城防工作会议,局主要领导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务必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精细做好预防工作,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城镇火情。”干啥吆喝啥,图强林业局防火办党总支书记赵亮一见到记者马上进入状态,开板就唠防火,并拿出手机让记者看“图强微媒”里的防火相关信息。

  回望历史,痛定思痛。“5·6”火灾后,图强林业局总结经验,深刻反思,把森林防火作为“第一件大事、第一位任务、第一项职责”,经过30年的不断探索,在林火预防、扑救、保障等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林业局现有专业扑火队伍350人,防火车辆66台,灭火机具1000多个(台),瞭望塔21座,检查站4个。森林防火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现代化、制度化轨道,森林火灾防范、扑救能力和综合保障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过去打火,没有专业队伍,都是群众上火场。工具就是铁锹、扫帚、水桶,甚至还用洗脸盆。吃饼干,啃咸菜,喝河沟水,夜里只有一件羊皮大衣御寒。”今年54岁的图强局防火办培训股股长李连旭曾参与1987年“5·6”火灾的扑救。说起3天3夜的扑火经历,他记忆犹新,感触良多。在打火时,他被一棵胸径30厘米、10多米高,带着火焰的大树砸伤,侥幸没砸中要害,躲过一劫,被送到后方医院休养。

  党组织是战斗堡垒,党员是一面旗帜。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图强林业局防火办选拔20名年轻党员成立扑火尖刀班,平均年龄38岁。在去年5月7日成立仪式上,大兴安岭地区森防北部战区总指挥、时任地委委员、地委秘书长刘洪久出席成立仪式,为党员尖刀班授旗,并发表讲话,使队员备受鼓舞。去年,党员尖刀班出色地完成3次援外扑火任务。

  “尖刀班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我们还带领其他队员积极参与林业局景区建设、环境卫生治理等项工作。”图强局森防一大队副队长李宏依觉得能成为尖刀班成员,发挥一名党员应有作用,他的话语间流露出自豪感。据介绍,去年7月,队员们主动清理图强镇高坡小区垃圾,起早贪黑干了20多天,使这个小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纷纷竖起拇指称赞。

  图强林业局现有奋斗、育英、二十八站、潮河、潮满5个林场,施业区面积50.5万公顷。在“5·6”火灾中,图强局址,育英、奋斗、常青和二十八站4个林场惨遭浩劫,大火烧毁房屋230552平方米,烧毁设备725混合台,直接造成固定资产损失7252.9万元,死亡112人。在火灾中,扑火、救灾和停工损失折合人民币1034.58万元。

  近日,记者走进“5·6”大火重灾区——育英林场。但见寻常街巷,安静祥和。在林场院内的宣传栏里,用绿、蓝、白色粉笔写着“什么是火场、瞭望员的任务、初报火情的内容、火场各部位名称”等防火知识。在与林场党总支书记耿昕谈话中得知,林场扑火队员正在施业区内忙着“三清”。林场施业区面积60417公顷,是图强林业局最大的林场,现有常住人口623户、1400多人。多年来,育英林场始终把防火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抓实、抓细、抓严。他们按沟系支岔线,采取领导带头、分片包干、化整为零的工作方法,做到防火责任大家担,人人肩上扛指标,堵塞防火漏洞,消除火险隐患,防止火灾发生。

  林场后院的一座10余米的木质高台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经了解,这是负责城镇防火的育英消防中队平时进行挂钩梯、二节拉梯、沿消防梯铺设水带等训练之用。“1989年10月建队至今,队员已换了3批,扑火出警500多次。”今年50岁的中队长李玉强说,现在实行联防机制,家火山火一起防,哪里需要我们,必须冲上去!

  昔经磨难,今又崛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筑起森防长城,建设生态家园,图强在行动!

编辑:张桂媛
相关新闻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