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刻骨铭心记忆构筑森防钢铁长城——加区纪念“5·6”大火30周年反思宣传教育活动见闻 □本报记者李佳宁
“火魔先是把森林化为灰烬,随即又冲进城镇,大火洗劫了64万平方米房屋,玻璃融成了水,钢铁凝成了铊,211人丧生火海,266人被烧伤,5万多人流离失所,失去亲人和家园的人们,心如刀割……”加格达奇新世纪广场电视大屏上播放着防火专题片,低沉悲痛的解说声,让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灾的画面更加触目惊心:一百多米高的火焰烧红了天,轰然炸响的火舌到处飞舞,山在燃烧,城在熔化,厂房焚毁,门宅烧尽,残垣断壁,生灵涂炭。
惨烈的事实还原,唤醒疼痛与哀伤的记忆,深深地触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5月6日,为了让人们牢记“5·6”大火惨痛教训,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关心、支持森林防火工作,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加区开展了纪念“5·6”大火30周年反思宣传教育活动。
下午3时30分,整个反思宣传教育活动在加格达奇新世纪广场拉开序幕。地委委员、地委组织部部长王利文下达游行队伍“出发”的指令,随即防火警报鸣笛响起,由武警森林车、消防车组成的车队,由消防官兵、各中小学生组成的方队整齐划一,浩浩荡荡地从广场出发,进行绕城游行宣传。与此同时,加航站5架固定翼飞机编组飞过广场上空,进行飞机预警巡护宣传。记者看到,街道边挤满了观看游行队伍的市民们,有的认真阅读着森林防火宣传单,有的拿出手机争相拍摄现场活动,更多的簇拥着游行队伍向前行进,整个活动掀起了高潮。
活动现场,不仅有地区防火办、地区公安消防支队、加区司法局设置的宣传咨询台,还有团地委举办的“5·6”反思活动手抄报展,加区消防大队举办的消防器械展,加区宣传部、加区教育局、加区防火办联合举办的百米长卷主题绘画大赛也引来众多人驻足观看。
森警支队二大队四中队指导员郭怀文,今天带领森警支队130位战士来参加方队游行。他向记者介绍说:“当前,全区已进入春季防火关键时期,防火工作是头等大事、头等任务、第一职责,作为专业扑火武装力量,保卫大兴安岭绿色生态屏障,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地区防火办预防科副科长林宝军告诉记者,今年,在防火工作中,全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1640名森林部队官兵、6345名专业森林消防队员和飞机、机具等扑火资源统一调动,确保能实施“精准扑火”。有火情发生,将采取地空配合方式,利用飞机化学灭火作业,地面特种车辆灭火与多兵种联合作战,确保实现“高效处置每一起火情,首战必胜”的战术目标。 知耻后勇敢担当。相信历经了30年前揪心疼痛的大兴安岭人,必将牢记血的教训,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构筑起森林防火安全防线的钢铁长城,守护好8.35万平方公里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