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玛·黑龙江开江节

呼玛县从2014年开始,已连续3年隆重举办开江文化活动,每年基本定于4月28日至5月4日黑龙江开江之日。2016年,呼玛县在成功举办前两届的基础上,举办了第三届开江节暨第一届呼玛县特色产品展销会、北药供给侧推介会等系列活动。 鄂伦春民族萨满祭江神作为文化周活动开场,现场架起的大锅,鱼香四溢。中俄画家笔会和书画展上,众多名家现场挥毫泼墨。除了开场的萨满祭江神,呼玛县积极推介民族特色文化,推出了鄂伦春专场演出、鄂伦春篝火晚会,为远道而来的人们奉献上一道道文化大餐。活动中,还相继召开了招商推介会、全国部分知名药厂和呼玛县北药种植企业及合作社推介会,还将有“南有钱塘观潮,北有呼玛开江”海宁呼玛摄影联展、“东西南北任我行、四极宾朋观开江”最远游客有奖征集、汽车场地赛、参观农业科技园区等活动陆续登场,跳绳、秧歌、健身操表演等群众性体育比赛等活动也穿插其中,丰富多彩的经贸、文化和体育活动组成了大兴安岭边城呼玛年年上演的一台大戏。
铁道兵纪念碑

铁道兵纪念碑是大兴安岭开发建设历史显著特征的标志,铭记着人民铁道兵在大兴安岭北纬50度的高寒地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血肉铺就了一条钢铁坦途。在极端严寒和困苦的条件下,为了打开“绿色宝库”的大门,铁道兵战士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以平均2公里就牺牲一名铁道兵官兵的生命代价,修建铁路792公里,桥梁124座,隧道14座,使嫩林铁路这条钢铁运输线贯穿大兴安岭山脉,一直延伸到祖国版图最北端——漠河。 铁道兵,大兴安岭开发建设的开路先锋,破解了大兴安岭开发“两上两下”的困局,书写了“战严寒、破禁区”的壮美篇章。铁道兵纪念碑也成为大兴安岭人民的精神图腾。如今,铁道兵纪念碑已成为全区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优良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2005年1月,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为“兴安十大名片”,成为大兴安岭的地域文化标志。
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战争遗址位于漠河县兴安镇古城岛,距兴安镇东约2.6公里,距离漠河县城190公里,是黑龙江中我方第二大岛屿。清代康熙年间,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至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清军为反击沙皇俄国的入侵,收复雅克萨城,在这里进行了两次著名的雅克萨反击战。清军在岛上筑土城、建营盘、设置指挥部,这里成为清军收复雅克萨的桥头堡,也是指挥此战的指挥所。雅克萨战役结束后,传说白大将军驻岛设哨所守卫边疆,重新修缮土城堡,岛名由此而得。古城遗址在1958年农业学大寨时被推平变为耕地,遗址平面图由当时的推土机司机戴凤玉回忆绘制。本遗存记载着一段凝重的保卫和开发边疆的历史,蕴含着独特的北疆文化气息。
碧水镇“北山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碧水北山洞古人类遗址位于呼中区碧水镇北山,2013年9月,黑龙江岩画考古队在呼中石崖耸立的“龙首洞”口,发现彩绘岩画遗痕。2014年9月,黑龙江省文物专家到该洞考察清理发掘,仅在洞口右侧的一个区域划出的第一批探方区,发现了新石器至鲜卑时期的不同文化层,出土精致的压制石刃、刮削器、玉石材质石核、磨制石锛,砣工石质容器残块、陶器口沿、玛瑙珠、极其细小的料珠等文物标本近3000件。 2016年碧水北山洞考古工作正式纳入国家考古计划。省考古研究所派人正式发掘,发现鲜卑时期至旧石器时代文化层十层,出土了2000多件骨器、玉器、石器、陶器,发现古人类灰坑3座、灶址16处,标本在美国检测确定年代为距今约1.5万年。初步确立了大兴安岭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新石器时代晚期及汉魏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此次考古发现充分证明大兴安岭是孕育黑龙江乃至中国远古文明的摇篮,是早期人类繁衍栖息之地,对确立整个东北亚文化编年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最冷小镇

呼中区平均海拔810米,每年-40℃以下的气温达30多天,最低气温达-53.2℃,是我国城镇气象记录最低值,由此得名“中国最冷小镇”,并已注册“中国最冷小镇”标识。 黑龙山“龙首洞”古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1.5万年,出土文物4000余件。该遗址对于大兴安岭地区古人类文化谱系、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及人地关系等方面有重大意义。森林覆盖率达96.2%,拥有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五大16.7万公顷的寒温带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三大偃松产区之一,被评为中国森林大氧吧,中国第一家麦饭石黑木耳在全国驰名。这里有国家3A级白山景区、省级地质公园苍山石林、兴安之巅大白山。被CCTV-7、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最佳外拍基地。设计制作了“中国最冷小镇”LOG、吉祥物、地标性建筑,拥有中国第一家“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呼中少儿版画曾作为国礼赠送俄罗斯友人。成功举办了“呼中冰雪摄影大赛”、“中国最冷小镇”呼中书画摄影展及四季风光国际摄影大赛。
大兴安岭女子管乐队

图强女子管乐队组建于2002年5月,现有队员40人。先后在哈洽会、全省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大兴安岭开发建设40周年庆典等多项活动中一展风采,在2005年中国首届非职业优秀管乐团队展演中荣获了铜奖,在全区军乐大赛中连续四届夺冠,为此,图强被省文化部命名为“黑龙江民间管乐艺术之乡”。2014年参加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服务团走进大兴安岭“送欢乐下基层”慰问采风活动,被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颁发“志愿服务证书”。2015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与图强林业局联合拍制的电影《蝴蝶有棵树》,以图强女子管乐队为原型,将这支队伍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搬上了银屏;2016年和漠河女子管乐队一起代表黑龙江省到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进行文化交流,参加国际亚太地区交响节、军乐文化节。图强女子管乐队精心编排的舞蹈《北极之恋》在2017年全国社区网络春晚节目展播中入围全国前二十八名,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
中国最美小镇

2014年1月,韩家园林业局被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和中国旅游研究院评选为“中国最美小镇”。
这里因金而立,因金而兴,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黄金古镇。作为遗产文化的载体,韩家园林业局在维护“人与自然”系统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以其秀美的山水风光、朴实的田园风情、凝厚的历史底蕴,先后建设了金水湖景区、金文化主题公园等景区景点十余处,构成一道集生态风光、休闲旅游、文化享受于一身的靓丽风景。 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等自然因素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富庶的百姓生活、和谐的邻里关系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区域长寿人口比例远远超过了联合国规定的长寿之乡标准。这里建筑充满欧式风情。自然景观与城镇建筑浑然天成,整洁的城镇面貌,风格迥异的楼群,花草飘香的绿化带,纯真质朴的民风,相依相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