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祖国北极
爱上这高高的兴安岭 ——记全国劳模、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戚克祥
时间 :2017-05-23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刘立国
 

  从1992年至2003年的11年中,他所在班组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生产事故,作业组单车集材量年年在全局名列前茅,每年都能提前完成生产任务。伐区质量年年达到“部颁优秀伐区”标准,他先后被评为大兴安岭地区爱岗敬业先进个人标兵、劳动模范标兵,黑龙江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他就是十八站林业局职工戚克祥。戚克祥今年50岁,参加工作32年来,他踏实肯干、积极进取,在十八站森林资源管护区木材生产、生态建设和林下经济产业中,处处都有他的身影,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在木材生产期间,戚克祥能干、不怕苦是出了名的。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他总是每天凌晨3点多天还没亮就发动车出发了。大兴安岭的冬天滴水成冰,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手冻红了,他放在嘴上哈一哈;脚冻得隐隐作痛,他跺一跺、跑一跑;渴了,吃把雪;困了,便在J-50里眯一觉。晚上直到看不见集材了再收工。回来时,就是再晚、再累、再冷、再困,他也总是把J-50检查一遍再上床休息。

  随着管护区由木材采伐向资源管护的转变,2004年,戚克祥从生产一线回到管护区机关,担任管护区森林消防中队副队长。他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新的工作岗位,由原来的伐木人变成现在的护林人。在大森林里干了20年,他爱这片森林,他决心守护好这片绿色。在扑火中戚克祥带领扑火队员屡立战功,不管是大火还是小火,他都是冲在前面,头发烤焦了,脸烤伤了,也挡不住他扑灭火魔的脚步,每次撤离火场他都是最后一个。

  每年到义务植树时,戚克祥带领队员积极参加全局义务植树和营林生产,足迹踏遍施业区的沟沟岭岭。当年采伐的山林,因有了新绿,变得更加葱郁,看着满山泛起新绿,他欣慰地笑了。

  近年来,在管护区党总支的大力扶持下,戚克祥又带领队员们投入到创业增收工作中。经过几年的发展,以扑火队员为主体的综合种养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生猪年出栏2500头,养殖黑木耳100万袋。

  为了发挥劳模效应,十八站森林资源管护区党总支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克祥风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如今,在十八站林业局的大街小巷,人们常常能看到随风飘扬的“克祥风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队旗,火红的旗帜下,闪动着戚克祥和队员们挥汗如雨的身影。几年来,他们走街道、进社区,为困难职工送烧柴,为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劈烧柴、垒炉灶、搭火墙,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各种好事近千件。2011年,“克祥风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被评为黑龙江省志愿服务活动“五个一百”先进集体。戚克祥深爱着高高的兴安岭,眷恋着这片大森林,他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在他的生命色彩中,永远保持着春草般的新绿,这是希望的颜色,这是生生不息的源泉,在兴安大地上,树立起了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