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区局
创新机制 转变方式 发挥合力 新林区大格局打赢脱贫攻坚战
时间 :2017-05-25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徐晶
 

  年初以来,新林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地扶贫工作会议的要求部署,紧紧围绕“镇内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能增收”的总体目标,创新扶贫机制,转变扶贫方式,发挥整体扶持合力,用好用活各项政策,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确保完成2017年脱贫任务。

  创新扶贫机制。这个区在扶贫工作启动中,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会议,重新调整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层层签订责任状,压紧压实责任。继续推行“一联三包”责任制,即每名处级干部负责一个基层联系点,包防火、包党建、包精准扶贫。同时,区扶贫办在微信平台建立处级领导干部、科级领导干部扶贫工作联系群和新林扶贫公众号,及时发布扶贫常识、信息动态、扶贫信息。为全面掌握贫困人口底数和致贫原因,各镇、社区成立9个工作组,科级干部包片包干,再次逐户排查,掌握贫困人口底数,填写《贫困户登记表》,建档立卡,建立区、镇、社区三级管理台账,做到了“户有卡、社区有册、镇有档、区有数据库”。为确保实现“四个到户、五个精准”,按照“一镇一品、一户一策”要求,逐步制定帮扶计划,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逐户对接,根据贫困户实际确定帮扶措施。

  转变扶贫方式。这个区结合本区产业特点对7镇2场9个扶贫创业基地进行扶持发展成型产业,解决产品销路、提供人力帮扶产业等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吸纳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家庭参与产业创业致富,采取“支部+基地+服务站”“基地带大户、大户带小户、一帮一带一扶”等模式增强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通过开展扶贫创业技能技术培训、“职工创业致富工程”“青年创业助航计划”,为职工、青年、妇女争取小额贷款,引导和带领贫困户通过创业增收脱贫。

  针对创业意愿强、缺少一技之长和启动资金的贫困户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微商,引导微商与线下实体商户联销。加大向上争取公益性岗位力度,重点向贫困人员倾斜,优先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从事营林生产、资源管护和森林防火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吸纳就业作用,依托民营企业,开展对接服务,吸纳贫困人员就业,增加收入。

  发挥整体合力。这个区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原则,通过社会保障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政策对丧失劳动能力、因灾、因病、因学致贫等困难群体进行政策兜底帮扶。及时将部门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纳入低保范围。为了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发生,这个区开展了“医疗下基层”服务,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和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对患重大疾病的贫困户给予重点医疗救助,对于仍有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民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紧急性临时救助。针对无劳动能力、居住条件恶劣的贫困人员,鼓励他们向局址闲置楼房搬迁,改善其住房条件。对因学致贫的,通过教育资助、办理助学贷款、发放助学补贴等方式使其脱贫。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