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杜鹃别样红 ——记韩家园林业局兴华管护区女子巡护队
□文/摄初旭阳
在韩家园林业局兴华森林资源管护区,每到“防火季”就有一支女子巡护队活跃在施业区主公路上,她们是大兴安岭地区唯一一支外驻女子巡护队——兴华管护区女子巡护队。每年春秋两季,她们都要在防火巡护岗位上累计坚守100余天。她们犹如兴安岭上的杜鹃花,守护林海别样红。
“一树杜鹃突壁立,笑迎春日映山红。”这支女子巡护队共有14名队员,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的27岁,有党员8名,平均年龄39岁。每到防火期,她们便带着行李、生活用品分别驻守在二道河子管护站、三合屯管护站。在驻地,她们住的是临时房,吃着“大锅饭”,因为驻地附近没有水源,平时吃水都要从别的地方运输。没有电,她们就用太阳能板发电。除此之外,手机信号也是时有时无。她们自己互相打趣说,每次到驻地去防火,感觉自己的生活“一下回到了解放前”。打趣归打趣,工作中巡护对的队员们各个精神抖擞,丝毫不敢懈怠。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她们建立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发挥“小堡垒”作用,带头尽职尽责。
工作中,巡护队员们2人一组,身穿统一服装,戴上党徽和袖标,行走在山岭密林之间,制止公路上过往车辆、行人以及旅游者的一切防火违规行为,风雨无阻。经常一天下来,最远的巡护组要走上16公里。她们不仅要在各自负责的路段上来回巡查,还要监视500米纵深的山坡和沟塘子里的情况。二道河子小队党员李静家中孩子刚上小学,丈夫也在山上防火。为了不耽误工作,把母亲从北京接来帮着照顾孩子,在山上有时想孩子了,打个亲情电话要走4公里才有信号。临时党支部书记郑贵丽是过敏体质,每天靠注射提高免疫力药物坚持工作在巡护第一线。作为党支部书记,除了跟大家一起巡护,郑贵丽就像一个小家庭的家长,吃喝拉撒睡事事都得操心,即要组织大家轮流展示厨艺,调理伙食,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党员周五晚间坚持学习。女党员们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带领队员克服了家中孩子小,老人需要照顾,自身多病等困难,为防火工作默默奉献在岗位上,筑起了一道靓丽的防火“屏障”。
“纵使飘落容颜老,自有真情驻心中。”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哪个女人不想婀娜多姿、打扮时尚,而她们长时间在公路上巡护,尽管每天擦着厚厚的防晒霜,戴着口罩、帽子、眼镜,头上围着纱巾,每个人的脸和手还是被风吹得黑红黑红的。山上单调的生活,辛苦劳累的工作,风吹日晒、蚊虫叮咬,这些对她们来说都还可以忍受。最令她们担心的是,外地旅游飞驰而过抛烟头的车辆。为了不放过这些“不轨”车辆,她们必须加大巡护力度,以便及时发现隐患。
风雨彩虹,铿锵杜鹃。这支女子巡护队负责巡护的区域内没有发生一起火情、火警,她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林农和谐、生态兴华”建设的新篇章。

工作中的巡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