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走出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兴安岭拥有良好的生态、冷凉的气候、洁净的水源和清新的空气等农业优势,呼玛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着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动能培育上下功夫,争当全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呼玛县要全力克服单打独斗的小农意识,努力消化物流成本高的劣势,围绕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新动能的培养,重点在强化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和强化对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培育两个方面做文章。抓住健康休闲旅游、特色有机食品、优质原料基地、清洁能源投资等方面需求高潮来临的机遇,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发展中高端绿色农产品,新增农业补贴向马铃薯、北药、麻类和优质牧草种植上倾斜,向有机大豆、优质小麦种植上倾斜,向优质肉牛、肉羊和森林猪、冷水鱼的养殖上倾斜。推进呼玛寒地有机特色农林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以寒地日光节能温室试验、有机作物示范、蔬果体验式采摘为重点,将农业科技重心由服务指导千家万户,逐步向示范能力更强、效益更好的种养大户、合作社、联合社发力。把生态旅游作为呼玛经济发展、百姓增收、打造“两座金山银山”的主要拉动力量,鼓励群众发展渔家乐、农家乐等特色家庭农场农庄和果蔬、浆果、北药、蜂蜜等体验式采摘园,开发垂钓捕捞、漂流踏青、观光休闲等农村特色旅游产品。发挥检验检测中心作用,加快有机食品原产地和质量认证,统一打品牌、闯市场。注重现代营销模式运用,推进“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绿色食品”等电子商务平台和旗舰店、直销店等经济实体发展。强化定点营销、定向营销、定制营销和互联网营销,努力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再通过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 呼玛县在强化对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培育方面,将加大土地集约力度,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构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引导农民与合作社采取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将零散地块向种植大户集中,鼓励农民在自愿前提下,采取互换、并地、差补等方式整合零散地块,抱团开展农资集中购买,农机集中耕作,农田集中管理,农粮集中出售,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在抓好现有规范社和联合社管理运营,进一步加大县级农业合作社整合归并力度,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均衡健康发展。推进农民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逐步延伸农业合作社经营范畴。加快建设大型农机、种植合作社示范社和联合社,提高机械化程度和大型农机设备的应用,通过提高科学种田水平,降低生产资料价格,提升生产专业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调整特色农业发展布局,将资金、项目、技术等要素向特定区域倾斜,推动北药种植基地、有机大豆示范基地、清华大学绿色食品基地、省级“两牛一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冷水鱼驯养基地建设。结合“智慧城市”平台建设,实现各类种养示范基地监控全覆盖。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鼓励精深加工,引导新型经济组织以资金、资产入股加工企业,形成“企业+农户+基地”模式。支持有实力的合作社建设产地初加工、特色加工的配套设施,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引进的蓝源资本能源草+养殖项目和东科牧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呼玛县将抓住大型食品加工、药品生产企业在大兴安岭建设基地的机遇,搞好有机农产品溯源和有机产品认证,带动农村土地流转,扩大农民劳务承包,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