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在困境中挺起担当的脊梁
时间 :2017-06-22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朱凤初 鞠春艳
 

   在困境中挺起担当的脊梁

  ——古莲河煤矿党建工作侧记 □朱凤初本报记者鞠春艳

  受经济下行影响,古莲河煤矿2014年至2016年,连续3年亏损14721.4万元。面对严峻形势,古莲河煤矿各级党组织在困境中带领全矿党员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勇于担当,让全矿29个党支部、232名党员干部纷纷汇集在党旗之下,投入到干事创业、转型发展的滚滚洪流中,成为引领企业发展这艘巨轮的不息灯塔!

  (一)

  煤炭行业进入“寒冬期”,企业生存、职工生活成了摆在煤矿面前的巨大难题。生产资金没有来路、职工连续几个月拿不到工资、稳定问题也是一触即发……

  压力就是动力,危机中蕴含机遇。煤矿党政一班人直面困境,迎难而上,他们深入基层一线,听取职工群众意见建议后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如何破解当前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经过多次论证和研究,矿党委适时调整了工作策略,确立了“聚合力、渡难关、‘保生产、保工资、保稳定’”的总体工作思路。

  树立起鲜艳的党旗,汇集方方面面的发展力量。煤矿各级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良性开展。

  在确立党建工作格局上,充分体现“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将党建与经济工作融为一体,上下合力、党政同心,共同为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党的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实行的《政治经济责任考核办法》,兼容合并,将党建、经济、安全、防火、信访、稳定等11个方面51项内容综合考评,同奖同罚,调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几年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尽显在科学决策、把关定向、狠抓落实上。矿党委带动示范,凡属企业全局性、政策性的大事、要事,凡属职工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事项,均由集体研究决定。三年以来,共召开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30余次,其中有2/3的事项均涉及企业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基层单位也是如此,涉及的重要事项一律召开支委会研究决定。

  在逆境中奋力前行,靠的是一支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两级党组织突出“学”与“做”的实效,开展“奉献在矿山”、“争做千件好事实事、争当星级共产党员,创建优秀基层党组织”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创五型党支部、建六类先锋岗、人人争当典型模范”活动深入开展,举办“矿山理论大讲堂”28期,弘扬奋进、向上、拼搏争先的企业文化精神,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干事创业。2016年,全矿涌现出“五型”党组织17个、“六岗”党员112名,从而带动了全矿职工在实际岗位上创业、创新、创优的能力。

  为打造亲商清商软环境,开展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百日整治”活动,重点解决企业在“产运销”中工作效率、作风建设、服务意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禁止和杜绝“勒拿卡要”的行为,努力营造尽职尽责、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经济发展环境。

  一项项制度建立起来,一个个举措施行开来,企业开始奏响了发展的乐章。

  企业虽然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因为有一支坚挺的党组织,有一支坚强的政治核心,有一支坚韧的党员干部队伍,在巨大的困难考验中职工的心没有散、企业的精气神没有落,三年中,企业没有发生一起集体上访事件,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职工精神面貌朝气蓬勃、工作状态务实有序……企业处处都是干实事、抓推动、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

  党建工作重点在基层,活力在基层。

  为保证采区生产、剥离任务的按时完成,露天采区支部书记、区长轮流在生产现场指挥,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真正起到了模范表率作用。两年时间,露天采区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达800余万元。

  从年初至今,一连5个月,首采区检修班几乎放弃了全部休息时间,每天都工作10多个小时,“当天的工作绝不过夜”是他们长久以来养成的良好工作习惯。他们还在生产攻关、科技创效、解决制约发展“瓶颈”问题上发挥中坚作用,今年以来,仅剥离车液压缸改造、挖掘机铲斗修复等项技术革新,就为企业节余资金10万余元,为露天采区节油达1000升以上,节约车辆材料费和维修费达4万元。

  为避免企业经济受到损失,换装站检斤组苦练基本功,开展了多次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如今,在她们眼里,任何一辆运输车的自重和车身的变化,她们都会及时发现其中的“猫腻”,在打击“多装少算”、“以次充好”的专项活动中,为煤矿挽回经济损失7万余元,有效地守护着企业的“钱匣子”。

  煤炭销售中心围绕市场,主动作为,在销售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的带领下,营销队伍不辞辛苦,多次深入九三农场、齐齐哈尔、大庆、肇东等地,积极开拓区外市场,为原煤销售外运找出路。今年已签订原煤销售合同32份,销售原煤69.6万吨,整体售价大幅提升,这之中凝聚了他们的血汗。

  有了各党支部的带动、引领,煤矿广大党员被激发起干事创业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党员在平凡的工作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全区优秀共产党员、保卫防火中心副主任王恩辉,身患高血压、糖尿病,毅然率队5天5夜看守火场完成扑火任务。又是他在居民家中液化气罐跑火事故抢险中,冒险将火灾扑灭,保护了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车队调度指挥中心是全矿原煤生产调度的中心枢纽,该中心党支部副书记范华军常年驻守在山上调度室,协调负责各采区生产调度任务,确保采区生产秩序稳定。调度员于长龙,在本中心缩减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的情况下,主动担负起后勤管理、材料员、洒水车和加油车司机等工作,身兼数职,被同事亲切称为“调度线上的一只勤劳的蜜蜂”。

  刘义是热力公司大河水厂负责人,几年来,始终以厂为家,一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生产技术勘探队负责人张福才,为了接续矿山产业发展,一年365天,200多天穿行在霍拉河盆地之中进行测绘勘探,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和坚实基础……

  正是这些平凡党员的带领,激发了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每个基层党组织,每名共产党员,如同一面面旗帜,彰显出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企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三)

  煤矿党政一班人时刻把百姓的事放在心头,关心职工们的冷暖,真真正正地把党的“温暖与关怀”送到千家万户。

  几年来,煤矿在困难的情况下还筹措资金,投入近百万元对职工生活区和矿区道路、供热、供水、供电进行维护维修,改善了矿内职工居住生活条件,使职工们喝上了放心水,每周可免费去浴池洗浴,并定期接受免费体检。

  热力公司修理班组肩负着煤矿范围内的10家外委单位及27栋楼房的供热和自来水管线维修维护任务,为保证居民职工的用水和供热需求,他们在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上不断创新,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真心实意地为用户办实事、解难题。仅2016年,在夏季管网维护保养中,他们就顶着难闻的气味清理了化粪池7个,马葫芦56个,检修楼头阀门18个,维修老居民楼40户、棚户区居民楼38户,既保证了管网的正常运行,又给千家万户送去了党的“温暖”。

  臧洪波,是生产技术科的一员职工,妻子没有工作,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幼儿园。还有双方父母4位老人需要赡养,其中一位老人小脑萎缩病患(老年痴呆)比较严重,家庭生活十分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生产技术科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进行帮扶集资3800元,帮助其开饭店创业,并在节日期间送去油盐米面和慰问金。

  张岭昌,原是矿环盛矸石砖厂职工,本人患有青光眼,眼压失控,视力二度残疾,妻子为肢体4级残疾,儿子双肺发育不全,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一户多残,长期用药,缺乏劳动力,家庭负担沉重。2014年,矸石砖厂停产,张岭昌待岗在家,收入仅为800元/月。为解决其生活困难,矿工会每月在给张岭昌发放1000元救助金的同时,还另行给他安排了更夫一职,为其增加稳定收入养活家人。

  养路队党支部针对更夫董洪斌家庭人口多,生活窘迫的实际,利用全民创业致富这一契机,鼓励其利用工作之余发展第三产业,养殖猪、鹅及种植蔬菜,由支部联系解决销路问题。如今,董洪斌不仅家庭解决了温饱问题,还成了远近闻名的种养能手,他逢人就说:“还是党的政策好啊!不仅让我走出了生活困境,还让我对将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聚之所在,力不虚发。古莲河煤矿通过夯实党建基石、凝聚企业发展合力,今年年初至5月末,企业现已实现净利润1206万元,偿还银行贷款8100万元,煤矿一举实现了扭亏为盈,古莲河煤矿也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的荣誉称号!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