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站林业局把北药种植作为促进转型增收的重要抓手和产业工程,通过招商引资、示范引领、办班培训等手段,创立了一套“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职工+服务”的发展经营模式,延伸北药种植产业链条。
近两年来,这个局在加快林区经济转型进程中,全方位推进北药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积极依托北药资源优势,在扩大生产规模上实现新突破。目前,共种植北药5631亩,品种有板蓝根、黄芪、赤芍、防风、桔梗等。预计年创产值5000余万元,带动了260名职工增收。
查班河管护区以职工股份制形式集资组建的“林源北药专业合作社”,种植北药2000多亩,2016年扩大种植面积,人工培育赤芍苗126万株,种植赤芍360亩,当年投入当年盈利。同时,这个管护区与安徽鑫峰药业签订300亩桔梗苗的种植合同,北药种植已成为查班河管护区转型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永庆管护区采取职工集资入股与鑫峰药业合作的经营方式,筹集资金100余万元建设了北药种植示范基地,引领职工种植北药500亩,今年预计产值可达400余万元,职工人均可增收3万余元。
白银纳管护区依托地缘优势,做大做强北药种植产业,种植赤芍、防风、牛膝、桔梗、黄芪2800多亩,2016年由职工组建的天时北药种植合作社与大兴安岭北五味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筹集资金736万元,种植五味子、白癣皮、防风等药材10476亩,建成占地50000平方米育苗基地一个,现有育苗大棚12栋,繁育五味子种苗144万株,设备45台套,微喷设备7200延长米。天时合作社还与北京中天康达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2016年投资455万元,种植板蓝根、防风、赤芍6509亩,今年还将建成医药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使产品直接进入市场。
石油公司“实丰北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北药600亩,品种有黄芪、防风、菊苣。同时,还试种了少量的桔梗、牛膝、黄芩、党参、板蓝根等药材,为下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品种打下坚实的基础。绿色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孕育了量高、质优的中药材,吸引了更多药材企业前来合作。目前,这个局北药种植品种已达15种,有北药种植合作社4家,以单位形式组织职工参与北药种植的1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北药种植企业3家,示范基地6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