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我是共产党员,我光荣!
时间 :2017-07-11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林晶 李佳宁 鞠春艳
 

  “因为女儿有残疾,家里日子过得很清贫,多亏了平时社区的照顾和党员干部们的资助。这次活动,我家得到了一台电磁炉,真是特别高兴……”加区光明社区居民陈洪霞哽咽着说。6月19日,在加区举办的“在职党员进社区·助力群众微心愿”党日活动现场,来自区直机关27个支部的112名党员干部将他们认领的“微心愿”礼物送到对接群众手中。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活动中,不止受赠者喜笑颜开,认领“微心愿”的党员干部更是热情高涨,他们面带笑容,将排烟罩、电磁炉、电饭煲、大米等物品送给对接人,区委书记刘绍纯将轮椅送到自己对接的老人身旁,加区区委在现场对群众表态:“大家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想办法、找出路,帮助大家走出困境。”

  一枚党徽,一名党员,一面旗帜。记者在连续几天的采访中,无论走进机关、社区,还是来到学校、企业,处处可见胸前佩戴着鲜红党徽的共产党员,党徽上“我是共产党员”六个字熠熠生辉……通过深入采访,记者了解到,助力群众微心愿只是加区开展“我是共产党员”主题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年初,加区启动实施了以“树兴安首府形象,做人民满意公仆”为主线,以“不忘初心·争做先锋”为主要内容的“我是共产党员”主题实践活动。在加区区委和组织部门的精心指导和推动下,半年来,加区各级党组织创建党建品牌40余个,组织开展学习教育300余次,组织各类主题活动100余场次,组织专题讨论200余次,设立“党员先锋岗”200余个,划分党员责任区100余处,公开党员承诺3000余项。在一次次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的党性意识被唤醒,服务意识在加强,他们敢于在人前亮出身份,自豪地说上一句:“我是共产党员,我光荣!”

  接地气真推实促拉开党建新序幕

  走进卫东社区综合服务大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标语格外醒目。今年卫东社区党工委以“我是共产党员”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叫响“金钥匙驿站”党建服务品牌,千方百计为辖区居民解难题。支部党员中涌现出的服务之星、敬老之星、关爱之星活跃在社区的大街小巷,“面对面”与百姓打交道,“心贴心”与居民交朋友。

  “我来社区工作刚两个多月,每天一上班,大事小情就一件接着一件,一忙就是一天。但想着能为老百姓做实事,工作起来还挺有劲头。”刚来社区工作不久的一位同志饶有兴致地跟记者说起自己的心得。“你看,我们今年重新装修了房屋,特别是下大力气打造了墙体文化,书记带头加班加点地修缮、设计、装饰,就是为了让百姓在这里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据了解,今年,加区区委在基层党建阵地升级工程方面,投入84万元重点打造卫东、长虹社区党建示范点,区委主要领导多次现场办公,对社区党建阵地建设谋划思路、规划指导。同时,对教育、交通及其他社区党组织和村级活动场所投入近20万元,这也是自2005年以来,加区对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投入的最大手笔。

  坚守初心,必能行稳致远。加区区委把“我是共产党员”主题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引擎,号召基层党组织争创“主题内涵深、品牌叫得响、工作措施硬、党员受欢迎”的党建品牌,并且在机关、社区、“两新”等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强党性·铸党魂”“我是谁·为了谁”“亮身份·践承诺”“爱岗位·争排头”“进万家·访民情”和“党员日·比奉献”等一系列接地气儿的活动。东山社区以“我是共产党员·争做社区先锋”为载体,积极搭建“三心党建”品牌志愿服务平台,依托雷锋车队“党员服务车”,不仅把温暖送到了高考校门口,还把服务送到了社区群众心坎上。地税局党总支以“党旗税徽相映红”为引领,全面打造“党员先锋队”品牌,在党员先锋示范带动和主题实践活动感召下,50岁的基层税务干部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己退休的机关老干部主动向组织交纳了2000余元的“心党费”……

  加区区委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这次主题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重创新、求实效,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在“学”中筑牢思想根基,在“做”中彰显先锋本色,把脱贫攻坚、促进发展作为创建活动的实践课堂,在各战线、各行业、各领域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庄严承诺。

  谋远固本强规矩走活党建一盘棋

  “今年我们开展了‘不忘初心跟党走——我是共青团员、我是少先队员’主题实践活动,使学校的每一名党员、团员、少先队员都牢记‘踏出曙光校门、肩负曙光荣辱’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曙光学校党支部书记赵福林兴致勃勃地介绍着该校党建工作的特色和成效。

  走在曙光学校绿意茵茵的运动场上,曙光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校长李海英告诉记者:“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就在这个操场上,我们学校隆重举办了‘跳蚤书市’活动。学校党员教师带头捐书、买书,再将买到的书籍捐到学校校园图书角,这项活动不仅让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更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无独有偶,在“我是共产党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加区成人教育中心老年大学推出了“老党员·新堡垒”特色党日活动,不仅在老年大学学员中成立了临时党小组,还举办了“佩戴党徽、重温入党誓词”仪式。老党员们激动地告诉记者:“退休后参加组织生活的机会特别少,学校成立的临时党小组,让我们有了回家的感觉。在校长为我们佩戴党徽时,那种入党时的神圣感再次油然而生,我们是党的人,要一辈子听党的话,要尽己所能,继续发挥光和热!”

  加区区委把全程纪实作为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使“痕迹”管理贯穿于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全过程。他们盯紧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一关键责任节点,制定了《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全程纪实考评办法》,编印了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纪实簿、基层党建工作大事记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纪实簿,通过年初报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月抽查、季通报、年对账等形式,对党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考核评价。同时,区委将全程纪实法应用于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管理考评上,编印了“六簿一册”,对驻村干部实行有效的“痕迹”管理。区委把考评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对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履行基层党建主体责任不到位、对履行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不力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连续两年党建工作责任制考评排名后两位的基层党委领导班子及成员等,将按照区委《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实施办法(试行)》规定,进行从严监督问责。

  制度治党要织密制度之网,行治修制,即成方圆。加区各级党组织认真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以基层党组织基本制度执行落实年活动为契机,坚持从严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并把党的组织生活作为查找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建立起了经常性的“党性体检”机制和“修复治愈”机制,确保党的各项制度不“空转”不“休眠”,真正发挥了保障固本作用。

  众志成城筑堡垒奏响党建最强音

  没有强有力的战斗堡垒,难以锤炼出合格的先锋战士。加区区委把组织建党牢牢抓在手上,为基层党组织鼓士气、补短板,在党建阵地上筑起了一个个坚固的堡垒。

  “落实好党建主体责任,关键在抓书记。我们紧紧抓住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少数’,区委履行主体责任‘不松手’,区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不甩手’,以上率下,一抓到底,层层压实党建责任,促进各级党组织书记切实守好自己的‘党建责任田’,全区上下形成了各级党组织书记既‘挂帅’抓党建、又‘出征’抓好党建的良好局面。”加区组织部部长杨立告诉记者,现在,各个基层党组织都争先恐后地邀请组工干部为他们指导工作,谁也不想掉队,抓党建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

  记者了解到,在完善处级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的基础上,今年加区区委又建立了组工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在蹲点过程中,加区组工干部与长虹社区共同研究设计了以“七虹”党建为主题的党建活动品牌。同时,为更好地督促和检验基层党建工作成果,区委组织部经过调研在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了“我是共产党员”主题实践活动纪实片展播评选活动,通过“现场直播”的真实感、生动感及纪实形式,示范引领广大基层党组织不断创新组织生活形式、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为全面提升加区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加区区委成立了五个党建工作推进组,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党建工作20余次,针对机关、农村、两新党组织的各自“短板”,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推进措施。

  ——针对机关单位党组织存在的重行政轻党建、“三会一课”等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强化了工作督查,发挥机关工委牵头抓总的作用,从丰富机关党员活动上下功夫,从促进在职党员进社区上花力气,从转变机关作风上严措施,在制度建设层面和搭建党员活动平台上提供保障。

  ——针对农村党组织精准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区委从科级后备干部中抽调30名精兵强将开展双向挂职,同时确定了包扶领导和包扶单位,为农村攻坚脱贫、基层事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撑和组织保障。

  ——针对“两新”党组织党建基础薄弱的情况,积极开展排查摸底工作,为279家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了党建台账,并选派了党建指导员,着重在组织资源上为“两新”党组织提供保障。 “我是共产党员”主题实践活动犹如一粒种子,在加区各个基层党组织落地生根,激发出了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思想建党、制度治党、组织建党紧密结合,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并不断深入的新局面。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新常态下,加区区委将以“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正确导向,以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担当,继续在党建工作方面谱写新篇!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