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区局
迎难而上再扬帆 ——十九站管护区凝聚人心促转型纪实
时间 :2017-07-31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张清林
 

  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后,十八站林业局十九站管护区党政班子不等不靠,面临转型发展难题,他们紧紧抓住共性问题,聚焦改革工作难点、重点,创新工作机制,激发职工工作热情。经过两年的转型攻关期后,如今,十九站管护区正以更加务本求实的信心、励精图治的决心,再次扬起前行的风帆。

  找准定位激活内生动力

  转型后,十九站管护区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职工工作角色的转变,很多职工思想出现波动。

  为此,管护区按照“转岗不下岗、转产不减收”的工作原则,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并根据摸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围绕转型发展、人力资源配置、工作职能等焦点问题进行座谈讨论,组织开展管理创新、质量提升、班组达标、劳动竞赛、降本增效等攻坚克难活动,采取部门座谈会和“一对一、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形式,深入职工群众当中,逐一排除了干部职工转型后的疑虑。

  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管护区制定了《营林工资分配方案》,实现了营林工资“大计件、小计时”的分配方式,即根据油锯手(割灌机手)、捡枝桠、后勤三个岗位标准分别定岗定薪,保证常年有工资、月月有收入,相较原来的贮木生产工资,收入只增不减。

  通过不懈的努力,十九站管护区克服了转型期间森林防火、山场作业、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压力,使职工在最短的时间内整体进入角色,安全生产零违章,营林质量达到验收标准,成功实现了干部职工思想上的平稳过渡。

  抓住关键破解职工难题

  企业转型发展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提高职工收入。

  十九站管护区职工人数较多,困难职工比重较大。为此,管护区把一线职工的生产生活作为工作重点,开展了各类服务活动。在营林生产季节,他们精心制作了职工书箱,定期为一线职工送党报党刊,送法律知识、创业百科等书籍,进一步丰富一线职工的生活。建立了“一对一”互助小组,7名班子成员带头与7名困难职工对接,定期走访,随时为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同时,对困难群体进行翔实的调查摸底,准确掌握困难群体的实际情况,建立扶贫档案和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拓宽职工就业创业渠道。工伤职工辛超美妻子无职业,孩子5岁,全家只靠辛超美每月1500多元的工伤工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了解到辛超美的妻子性格开朗,对餐饮业有极大兴趣,管护区建议其开起了快餐店,并出人出力出车帮忙装修门面。如今他家的快餐店已经开业半年,每月可增加4000~5000元的经营收入,基本摆脱了贫困。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