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站林业局针对全局实际,坚持夯实基础、创新机制、精准施策的工作机制,探索出了“七个链”精准脱贫新路子,确保早日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夯实基础聚共识
十八站局强化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精准扶贫领导小组,下发了《十八站林业局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建立了16个贫困家庭电子档案和扶贫台账,制定了“分类扶持、持续发展、逐年脱贫”的工作策略采取一名处级干部、单位主要领导和副科级干部与帮扶对象结成对子的“多帮一”形式,解决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项目、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全局18名处级、46名科级干部结成帮扶对子23个,确定帮扶项目7个,筹措资金10万元,进一步增强了全局上下做好精准扶贫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创新机制强基础
为保证贫困家庭脱贫,十八站局开展了多种技能培训班,全局200余人参加了培训。针对贫困职工不同文化程度和知识水平,强化帮扶解困治本措施,按照“因病学致贫、因残致贫、因无劳动能力致贫、因无创业渠道致贫”四种类型,建立精准扶贫结对包扶责任制,以“局领导联片、科级干部联户、机关干部联个人”的方式,做到定责任、包任务、保完成;定项目、包进度、保质量;定时限、包督促、保成效的“三定三包三保”。以“四核查、三审定、二公示、一监管”的4321脱贫退出机制为主线,确保贫困人口退出有办法、有机制、有保障,达到了核查、审定、公示与监管相辅相成。2016年全局贫困人口脱贫46户89人。
精准施策促提速
根据全局现有103户贫困家庭、158名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十八站局探索出了“七个链”的扶贫新路子。
增资,建立增收入脱贫链。采取统一调资的办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连续五年为职工增长工资1040元,提高遗属生活费,经过两次调整,遗属生活费每人每月增加190元。
创业,建立致富脱贫链。对有创业意愿的家庭,依托产业协会引领和带动贫困职工大力发展种养业、山特产品加工业等全民创业项目,组织贫困家庭参加合作社,集资入股或以其他方式参股,参与合作社的增收项目。十八站管护区贫困职工焦洪明加入食用菌合作社后,年获利2万元;永庆管护区发展根雕产业,带动6户职工脱贫致富。
帮困,建立生活救助链。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家庭,充分用好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送温暖”资金及本级工会自筹救助资金,将贫困职工纳入大病保险和医疗保险,符合低保条件的纳入低保。贫困家庭减免“三费”,制定了《十八站林业局贫困家庭减免“有线费、水费、取暖费”实施办法》,严格“三费”减免审定工作,每年为69户困难职工家庭减免“三费”13万余元。
教育,建立助学帮扶链。对正在上学的困难职工家庭实行“金秋助学”帮扶,几年来,共救助贫困学生15名,发放金秋助学金7.5万元,确保困难职工子女完成学业。
就业,建立助残安置链。对有就业能力的伤残职工或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帮扶。安置公益性岗位,提供就业咨询。安排贫困人员从事营林生产、后勤、清洁保洁等工作增加收入,帮助贫困职工免费办理入山采集证。资产经营公司工伤职工胡金玉,局工会资助其7000元发展种鸽养殖业,使其脱贫。
培训,建立技能扶贫链。今年,举办了首期电子商务培训班,对有意从事电子商务的创业者80余人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的认识。举办了以“创业用激情点燃梦想·创新用突围跨越格局”为主题的首届全民创业项目大赛,全局共有15个项目参赛。 捐赠,建立社会扶贫链。组织职工捐赠创建“爱心衣屋”,捐赠衣物300余件。塔河县中盛热力有限公司、鑫马集团分别向林业局困难职工捐款5万元和30万元,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扶贫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