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筑强堡垒添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基层党建工作综述
时间 :2017-08-23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孙莹
 

  党建强不强,关键看基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坚持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四型堡垒”创建活动为总载体,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实施“三级双向”述职,强化党建责任制的落实。坚持从严抓好党建工作责任制的督促落实,率先在全省实施了县(区、林业局)、乡(镇、场)、村(社区)“三级双向”述职工作,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引导全区党员领导干部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工作政绩。5年来,各乡镇、林场、社区和机关等基层党组织书记采取现场述职的人数800余人次,采取书面述职的人数1400余人次,现场参加述职评议会议的人数达6000余人次。

  “抓两头、促中间”,实施“双百工程”。全区倒排确定了100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和100个标准化党支部创建对象,通过“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结合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中存在的个性问题,制定印发了《全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转化升级三年工作规划(2015-2017年)》。按照第一年抓突出问题解决、第二年抓工作规范运行、第三年抓全面建设提高的总体要求,针对查找出来的活动场所老化、党务公开不透明、党组织班子涣散、组织生活不经常等方面问题,采取“一部一策”办法,进行集中整顿,每个被整顿支部“制定一个方案、建立一本台账、确定一名处级领导干部挂点联系、一个部门结对帮扶、一个工作组专项整治、一名科级后备干部驻点包保”,不转化不脱钩。通过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重点整顿,各基层党组织开展整顿工作更加顺畅。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党组织班子涣散、组织活动不经常、民主管理混乱等5个方面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坚持规范化建设,制定了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班子、有一支表率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有一个特色鲜明的党建工作载体等“八个有”标准,推进100个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推荐表彰了1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1个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170个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典型,有3个村级党组织和5个社区党组织被纳入到全省“双百示范工程”,有2名村党组织书记被评为全省“百名好支书”,1个社区被确定为全省社区党建实训基地,这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已成为全区的样板和标杆。

  加大了基层保障落实力度。按照省委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对党建工作经费投入的督导力度,不断提高村干部和社区干部的工资标准,严格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村书记年平均工资由原来的9000元,增长到22848元,村党组织书记人均工资增长了1.4万元,增长了近1.7倍。社区干部每人平均月工资由不足2000元,增长到3000元。落实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584万元。督导基层抓好脱贫攻坚和定点驻村扶贫工作。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定点驻村扶贫工作的通知》,在选优配强带头人、加强第一书记管理、充实脱贫一线工作力量、加强定点驻村扶贫干部管理等8个方面做出部署,先后选派近期成熟可提拔的地林直、县直机关和乡镇干部36人到13个贫困村和14个软弱涣散村任“第一书记”,选派的“第一书记”长期驻扎各扶贫村,开展定点驻村和帮扶工作,将扶贫成效与个人提职任用相挂钩,有效激发了“第一书记”的工作积极性。各基层党组织积极选育脱贫先进典型,全区共选育种养户、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自营经济等脱贫典型50余人,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其他贫困户实现脱贫。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