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中区克服全面停伐,经济下行压力大的不利因素影响,攻艰克难,各项工作得到扎实推进。
生态建设持续加强,发展之基更加夯实。坚决守住生态红线,深入开展了“兴安七号”专项行动,依法治林,截至目前,共查处违法使用林地案件2起、复开农地案件1起,收缴罚款17.3万元。营林生产扎实开展,春夏防取得全胜的好成绩,无人为火发生,13起雷击火被快速扑灭。碧水镇、宏伟镇、呼中林场、永青森林经营公司4家单位的国家级生态镇场申报工作已通过省厅论证,并报送国家。呼中原麝保护区、钻天柳保护区晋升省级保护区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
生态产业蓬勃发展,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围绕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滨水生态旅游名镇”这一目标,制定了《呼中区2015年旅游工作计划》,编制了《生态小镇“候鸟产品休闲游”活动方案》,推进了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完成了“中国最冷小镇”商标注册工作,举办了“中国最冷小镇文化艺术展及四季风光国际摄影大赛”,大大提高了呼中的知名度。白山景区也成功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开发的“自驾游”旅游产品得到中国自驾游协会批复,并与龙行自驾游协会、乐途网、东方之旅杂志社建立了合作关系。绿色矿产业稳步推进,飞虎山矿探矿权延续、详查储量备案等项工作已得到省国土厅批准,正在进行矿区的详细勘探。全民创业扎实开展,按照“建立一个产业基地、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促进一方群众致富”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目前,成立协会1个、合作社33个,建成产业基地17个。抚育野生蓝莓1.4万亩,种植桔梗、黄芪5000亩,养殖灵芝20万袋,人工抚育野生草苁蓉2500亩。养殖森林猪5500头、牛800头、羊3000只、冷水鱼15万尾。生产各类苗木162万株。呼中区顺利通过了“中国森林经营认证”,同时,成功引进野生蓝莓深加工企业1家(森源集团),该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野生蓝莓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年末将进行试生产。
改革管理全面深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完成了森林大益公司整体对外租赁工作,更名为北极尚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各林场、贮木场、物资科等转产单位的库存资产进行清点,并封存了材料库。坚持“制度管住盘子”,对陈旧的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废止,新修订、出台了热费和水费收缴、老干部、工伤人员、伤残军人医疗核销机制等10余项改革制度,热费较往年多收缴600万元,水费多收缴13.8万元,清理不符合核销条件人员350人,节约381.8万元,清理计件挂名人员24人,清理不应享受津贴补贴待遇人员62人,年实现节支62万元。对电话、招待、会议等支出标准进行了重新核定,年节约210.4万元。率先实行公务用车改革,对超标的49台公务用车进行了封存,年节约修理费和燃料费160万元。
部分转岗职工得到安置,先后将284名转产人员安置到园林绿化、城镇环卫战线,将184名转产人员安置到营林、防火战线,累计安置468人。
民生得到切实改善,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截至目前,共发放低保资金1297.7万元;医疗救助210人次,发放救助金127.9万元;临时性救助困难人员810人,发放救助金59.82万元;资助参险2962人,资助金额34.1万元。为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各种补贴33.2万元。将全区16名“三无老人”全部纳入低保,生活费由每月900元提高到1000元,共发放生活补贴8万元。将20名孤儿生活费由900元提高到1000元,并发放生活补贴10万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先后投资2600多万元,对北秀社区职工活动室进行维修,完成了新建路、新南街等路段亮化以及镇内4条道路的升级改造,11个小区20公里路面铺设混凝土,18~35号老楼新铺彩钢瓦,粉刷外立面。同时,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出动车辆6140台次,清理垃圾3.3万吨,栽植乔灌木28.9万株、花卉28.6万株、草坪7.6万平方米,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今年,呼中区还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