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点燃发展的引擎——漠河县加快经济转型纪实
时间 :2016-04-08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
 

  初春三月,冰雪渐融。正是万物蓄势待发复苏之时,漠河全县干部职工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始紧锣密鼓为经济转型发展谋篇布局。

  走进漠河大型菌类养殖第三基地,记者看到一栋栋标准化彩钢保温养菌室整齐地坐落在古莲河岸边,一个个食用菌袋整齐地摆放在食用菌保温养菌室内,基地内随处可见干部职工紧张忙碌的身影。这只是漠河县立足实际,依托优势资源禀赋,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这段时间全场干部职工干劲十足、热情高涨,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作的重要讲话,提出了黑龙江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的要求,在全场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古莲林场党总支书记张春国向记者介绍道。

  眼下已进入食用菌菌包的养菌期,据养殖基地技术员衡磊介绍:“再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菌包就可以在养殖大棚内挂袋了,今年基地黑木耳的栽培时间与往年基本相同,但在黑木耳的质量与品质上,选用更加优质的菌种,生产出的黑木耳质量一定会很好的。”古莲林场食用菌的生产场面折射出漠河县食用菌发展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漠河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食用菌养殖作为创业致富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采取基地+合作社+职工的多元发展模式,引领干部职工在经济转型中寻出路、谋发展,使食用菌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和壮大,走出了一条改善生态、富裕职工的现代林区转型发展之路。目前,全县共有大型菌类养殖基地3处,食用菌大棚528栋,拥有食用菌养殖合作社43家,吸纳安置木材生产一线转岗职工500余人,食用菌养殖已成为林业职工转岗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作为大兴安岭旅游业发展的龙头,漠河县充分依托独特的地缘优势,不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精心打造“北”品牌,加快发展寻北游、冰雪游、生态游、养生游等特色旅游项目,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漠河的支柱产业。

  围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国际极地奇观旅游目的地和全国首批全域旅游创建单位,重点推进了北极村、胭脂沟、漠河石林地质公园等标志性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

  冰雪旅游胜地,避暑养生天堂。冬季也是漠河旅游的优势,现在越来越多的南方人喜欢到北方欣赏冰雪、体验寒冷。如何把“冰天雪地”这样的冷资源开发好利用好,漠河县本着增强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的原则,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带有漠河文化符号的冰雪文化活动,浇灌了“冰雪游乐园”,开展了界江抽冰尜、马拉雪橇、雪地足球、堆雪人大赛、低温泼水大赛等大众化冰雪娱乐项目,倾力打造全国最北、最冷、最奇、最大的体验式冰雪乐园,切实把漠河冬季气候寒冷、冰雪资源富集优势发挥出来。

  凉爽夏季、青山碧水和富氧空气也成为漠河旅游的卖点,近日,在黑龙江省政府推出的7条“候鸟养老”旅游线路中,漠河县入选首条线路,“神州北极探秘游”作为七条线路中独具特色的一条备受南方各大旅行社瞩目。在这里可以畅游林海、体验鄂伦春民族风情,感受原始森林大氧吧的神奇魅力,住在最北养生院,感受自然、避暑养生已成为养老一族的时尚和选择。目前,漠河县与中华知青总会等8家企业达成候鸟式养老养生协议。漠河县被确定为黑龙江省首批天鹅颐养联盟试点城市之一,2015年共接待候鸟式养老人员3948人次。

  几年来,漠河县抢抓发展机遇,在转型发展上想办法、找出路,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纯天然无污染的林下产品、冷凉型的气候、丰富的水资源,将发展“水经济”作为一项重大产业项目。

  经过地委、行署、漠河县与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多次洽谈和实地考察,双方达成了合作协议,农夫山泉决定在漠河投资建厂开发髙锶冷矿泉水,漠河也将成为农夫山泉有限公司的第九大优质水源基地。

  农夫山泉漠河天然饮用水项目总投资7亿元,一期项目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万平方米。先后完成了水质检测、项目的选址工作,已完成原水取水井15口,水质检测已经达到冰泉矿泉水的指标要求。目前,项目建设已进入前期规划阶段,已完成项目场地平整,厂房于今年5月开始建设。农夫山泉的引进,将极大地促进漠河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如今,漠河的干部职工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勇于担当的干劲,向经济转型精准发力。

编辑:曲慧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