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块林区人见惯了、感觉没什么大用途的桦树皮,经过他的巧手创意加工,摇身变成了精美艺术品,价值几百元至上千元——他就是松岭区下岗职工、龙之韵工艺品有限公司经理李波。
近日,记者来到李波的工作室进行采访,看到墙上挂着很多幅装裱好的桦树皮山水画,每幅都栩栩如生,如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利用粗糙的桦树皮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
“一幅好的作品在于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共鸣。”李波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喜爱绘画和创作手工艺品。16岁那年,他进入大扬气贮木场从事木材检验工作,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间,他一直利用业余时间搞民俗手工艺创作。26岁那年他下岗了,凭着对手工艺品的热爱,建起自己的工作室,取名“艺博轩”,开始了专业创作之路。这期间,他创作了很多民俗手工艺品,代表作品有《桦树皮船系列》、《鱼篓系列》、《狍皮系列制品》等。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幅桦树皮山水画,觉得自己也能做,于是就拿起小刀、画笔、油彩等,开始了桦树皮山水画的艺术创作。由于勤奋好学、善于钻研,李波很快就入了门,对桦树皮山水画的兴趣也一发不可收。
桦树皮山水画是黑土地的工艺美术师们利用白桦树皮的天然纹理和色泽及肌瘤结合绘画(国画、油画、水粉画、烙画和镂空、镶嵌、拼接、压花等)手工技法,经二十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是黑龙江省特有的地域文化产品。
李波悉心钻研桦树皮山水画的技艺,选板、削皮、画景、调色、用胶、压实、装裱,每一道工序都仔细研究,反复试验,直到找出最佳的制作方法。经过多年的钻研和创新,李波的桦树皮山水画用料自然天成,题材广泛朴实,效果立体生动,桦树皮自然天成的色彩纹理同浓郁的水墨丹青巧妙融和,充分体现了黑龙江青山绿水的壮丽与秀美,让人赞叹不已。
李波先后注册了“天艺工艺品厂”和“龙之韵工艺品有限公司”,雇佣了多名下岗工人,制作销售包括桦树皮山水画在内的多种民俗手工艺品。桦树皮画入选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爱和购买桦树皮画作为装饰品,这给李波带来了可观的效益。记者采访时,一批价值7000多元的画作已经装箱打包,即将发往哈尔滨。
李波注册了实名微信号,做起了微商,通过微信拓宽销售渠道。他的作品还多次参加哈洽会、深圳文博会、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展会、全国民间艺人节等展会,荣获了很多荣誉奖项和好评,并得到市场和客户的肯定。李波本人也被选为黑龙江省民协理事、哈尔滨市民协理事、大兴安岭民协副主席和松岭区工美协会主席。
目前,李波的龙之韵工艺品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全省工艺美术院校寒暑假见习创作基地,每年都有成批的学生来这里学习民俗工艺品制作技艺。李波告诉记者:“下岗并不可怕,只要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准发展路子,总有一天会成功。”

李波在绘制桦树皮山水画。 本报记者博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