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区局
图强 让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时间 :2016-08-16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
 

  2016年6月15日,图强林业局以2015年碳汇量40万吨为质押授信,正式从农商行获得林业碳汇(CCER)质押贷款1000万元,成为全国第一笔最高额林业碳汇质押贷款,开创了全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产品质押贷款的先河。

  至此,自强不息的图强人,用勤劳的双手和不屈的意志,向世人证明了,守好绿水青山也能迎来金山银山。

  敢想敢干他们把目光放在了林业碳汇上

  “5·6”火灾后,图强局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采取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天然更新等多种方式进行森林植被恢复。二十多年来,图强局森林植被恢复率达到96.8%。

  守着满坡新绿,善于思考的图强人动起了脑筋。适时,国家林业局、发改委相继发布《关于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这对谋求发展的图强局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2014年8月,在地委和行署大力支持下,图强局立足丰富的资源优势,在全区率先开展碳汇造林项目先期试点工作。聘请蔚蓝环保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依据《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编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并于2015年3月26日在《中国自愿减排信息交易平台》网站进行公示。历经项目审定、呈报等程序,国家发改委于2016年1月11日正式受理该项目,经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评审和国家林业局主管部门审核,4月5日该项目正式在国家备案,5月12日下发了备案通知书。

  至此,图强局林业碳汇步入了正轨。

  面对困难他们拿出“啃硬骨头”的气势

  万事开头难。作为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图强局在开发林业碳汇方面的相关知识、专业技术以及方法路径等都是一张白纸。为尽快入门,适应项目开发的需要,这个局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林业碳汇工作领导小组,以计划、资源、营林等部门专业骨干为成员,成立碳汇办公室,明确各部门分工,落实相关责任,强力推进项目的开发,共有100余人直接参与项目开发工作。

  为弥补经验上的不足,这个局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深圳、香港等地学习取经,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开展林业碳汇相关技术培训,多批次地组织碳汇业务骨干赴北京、长春和深圳等地参加业务培训学习。为开发碳汇造林项目,这一班人可谓是“磨破了嘴、跑断了腿”,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流程的难关,也打造出了一支较为过硬的林业碳汇专业技术队伍。

  按照国家发改委《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关于申请备案的自愿减排项目的相关要求,将符合要求的火烧区人工更新造林作为自愿减排项目进行开发。

  前景广阔从此这里的绿水青山淌金流银

  2015年12月通过的《巴黎气候协议》形成了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我国碳市场将于2017年启动,涵盖的排放交易量可能扩大到30~4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图强局此次碳汇造林项目备案计入期为20年总减排量,8231915吨二氧化碳当量,年均减排量411596吨当量。近期,这个局将委托第三方审核机构(DOE)对该项目进行碳量核查,经审定机构出具监测和碳量核查报告后,上报国家发改委,再经专家和林业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进入CCER“国家登记簿”,然后正式签发碳量,即可上市交易。按目前市场交易价格,企业年均可增加收入2000余万元。此外,在大兴安岭地区银监局的积极引导下,黑龙江大兴安岭农村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产品创新上大胆尝试,率先与图强林业局签署碳金融合作协议。

  图强局此次碳汇造林项目的成功,为林区发展获得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在碳市场上获得生态补助资金提供了路径和方法。对于发挥林业特有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把森林多重生态效益通过碳交易变成有形生态产品和优势资本,反哺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实现林业经济良性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