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创业致富主旋律——十八站管护区以党建促发展小记
时间 :2016-08-24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
唱响创业致富主旋律
——十八站管护区以党建促发展小记
□本报记者 张清林
在全民创业、增收致富的大潮中,基层党组织如何勇立潮头,凝心聚力,引领发展,是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
十八站局十八站管护区党总支以打造富民党建为目标,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将职工聚在产业链上、让职工富在产业链上,提高基层党组织调查研究、带领致富的能力。
党总支带领班子成员多次赴外地调研,学习创业经验,了解市场需求,将发展林下经济确定为职工创业、增收致富的产业项目。实施班子成员“包项目、管帮扶”的包管责任制,开展了“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党组织带动致富和党员带头致富”的“双培双带”活动,做到“产业链延伸到哪里,组织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制定出台了优惠政策,设立了职工创业储备基金,建起了综合养殖基地。
经过几年滚雪球式的发展,综合养殖基地已实现标准化养殖,每年生猪出栏2500头,黑木耳养殖100万袋,冷水鱼养殖10万尾,沙棘种植2200株,发展了白酒生产、食用油压榨和饲料加工等循环产业项目,设立了“生态猪肉”专卖店。2015年实现产值420万元,利润60余万元。
在职工创业小额贷款政策的扶持下,管护区引导职工贷款和集资180万元,修建年制菌能力200万袋,拥有1500平方米制菌车间、4500平方米养菌室的菌包厂,成立了“林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决定将菌包厂承包给职工经营。党员于瑞国接下了这笔“大单”,他带领87名社员大力发展黑木耳养殖业。截至2016年上半年,合作社已拥有大棚30栋,养殖吊袋木耳50万袋,摆放地栽木耳50万袋,养殖灵芝、蘑菇10万袋,实现利润50余万元。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下,管护区干部职工大踏步迈上创业致富的道路。
编辑:左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