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经济转型步步为“赢” ——图强林业局经济转型发展纪实
时间 :2016-08-30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
 

   经济转型步步为“赢”

   ——图强林业局经济转型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徐守岭

  面对转型,图强林业局把食用菌栽培、森林生态旅游、特色毛皮动物养殖、森林碳汇确立为经济转型主导产业,在逆境中求突破、谋发展,实现了绿色突围、逆势上扬,掀起了经济发展热潮。

  未雨绸缪,实现经济转型“平稳过渡”。停伐后,林业局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发展方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借鉴转型经验,果断出台了《“三增”创富工程实施方案》和《“三增”创富工程考核办法》以及烧柴供应优惠、建场用料优惠、棚室吊袋栽培技术扶持奖励、黑木耳栽培奖励等办法,激发职工创业热情。局党政领导经过实地踏查和调研,先后建成了棚式吊袋黑木耳基地5处,建成了百联食用菌产业园区、北纬53°寒地食用菌养殖菌包生产加工厂,成立了9个创业合作社和特色毛皮动物、食用菌养殖协会。推行龙头带基地、基地带散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紧密衔接产业链,实现了“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形成了“上接市场、下联职工、基地带动、家家创业”的浓厚氛围。同时,建立了创业项目库,搜集包括林下经济、食用菌养殖、特色毛皮动物养殖等方面的170多个创业项目,提供项目信息咨询200多人次,先后有80多名创业者通过项目库找到了适合项目并成功创业。据统计,目前,全局黑木耳养殖业户82户300多人,地栽、吊袋木耳达到470万袋;灵芝养殖户80户200万袋,可实现利润1800多万元;特色毛皮动物养殖户52户300余人,养殖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可年产皮张10万余张;绿色无公害棚室果蔬种植户22户;自主创业人员增至2500多人,创造产值2亿余元,做到“转岗不下岗、转产不失业”,顺利实现了经济转型平稳过渡。

  生态旅游,实现经济转型“绿色突围”。依托山川河流、江湾湿地众多,独特天然风景等生态山水资源,林业局迅速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图强旅游摄影攻略》,邀请黑龙江省林业设计院制定了《九曲十八弯湿地景观项目总体规划》,修通了图强至龙江第一湾、乌苏里“卡伦小镇”旅游通道,在九曲十八弯、二十四公里白桦林、龙江第一湾等地铺设了观景栈道,景区内46.2公里输电线路及通讯线路架设工作有序铺开,随着生态旅游业大门的敞开,有力带动了餐饮、运输、住宿、根雕根艺等相关产业发展,呈现出一业兴、百业旺的喜人景象。今年6月2日,北京华汉旅游创意设计所项目组成员听取了图强林业局系列规划,认为《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总体规划》、《重要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简明扼要、一气呵成,准确梳理出了图强的旅游发展瓶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既充分考虑了图强的实际情况,又与当前旅游发展趋势相结合,受到当地领导和旅游专家的一致好评,实现了经济转型的“绿色突围”。

  森林“碳汇”,实现经济转型“逆势上扬”。面对困境,局党政一班人依靠政策依据,全力投入碳汇造林工作中,成立了碳汇造林项目工作小组,随时掌控项目进展情况。经过2年多不懈努力,碳汇造林项目于前不久成功通过权威第三方审核机构的项目审核,顺利获得国家发改委备案通知书。经中环联合认证中心审定,图强林业局碳汇造林项目在2005年到2025年计入期内预计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当量可达823万吨,年均减排量约为41.2万吨二氧化碳减排当量,作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第一个、也是国内规模较大获得备案的碳汇造林项目,意义重大。此次成功申报中国自愿减排项目(CCER项目)意味着图强林业局多年来的生态保护成果将通过碳交易市场进行出售,这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林业局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和强大发展后劲。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