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张柏林:严肃换届纪律 加强风气监督
时间 :2016-09-05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
 

  纪律是否严明,风气是否清正,直接关系到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关系到政治生态建设成效。贯彻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切实营造风清气正换届环境,是当前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把严肃换届纪律作为“从严管党治党的大事、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和政治生态的大事、保障和促进发展的大事”,从严从实抓好责任落实、加强监督管理。

  一、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必须强化“三种意识”

  强化看齐意识。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应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地委对严明换届纪律的各项要求上来,认真学习领会严明换届纪律的指示精神、换届监督的文件要求,把中央和省委、地委的工作要求作为开展工作的“路线图”和“导航仪”,明确重点任务、把握时间节点、抓住关键环节,不折不扣地把换届风气监督抓细致、抓深入、抓出实效。强化忧患意识。有的地方领导对换届风气盲目自信、掉以轻心,以为换届纪律上出问题是小概率事件。但事实证明,换届期间往往是问题易发多发期,换届风气监督如果抓得不紧、不到位,就难免会出现问题,衡阳破坏选举案、南充拉票贿选案就是前车之鉴。这就需要我们要常怀忧患意识,不能含糊懈怠,要常敲“警示钟”,绷紧纪律弦。强化纪律意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必然要求。加强换届风气监督,说到底,就是要督促广大干部遵规守纪,严格按纪律办事、按规矩办事、按制度办事,中央提出的换届纪律“九严禁”,就是必须坚守的红线和底线。对于那些冲击红线和底线的人和事,绝不能姑息迁就,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查处。

  二、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必须把握“三个环节”

  做到教育为先。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民主法制、党性党风和用人准则教育,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的法制观念,筑牢严守纪律的思想防线,坚决主动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特别是对参与竞选的党员干部群众,应通过发函提醒、承诺保证、谈心谈话等措施,引导他们自觉敬法畏纪、遵规守矩,不越“雷池”半步。做到监督在前。强化组织监督、制度监督、民主监督,把换届全过程置于组织、干部、群众有效的监督之下。针对换届选举容易出问题的关键环节,通过巡回督查、现场督导、专项巡视,全面加强对换届风气的监督检查,深入了解掌握遵守纪律情况和换届风气状况,以每个环节、每个阶段的纪律严明保证换届全程风清气正。做到查处要严。对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跑官要官、违规用人、干扰换届等违纪行为要坚持露头就打,从快从严查处,决不姑息迁就,始终保持整治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要通过严厉查处、惩防并举,让投机钻营者无机可乘,让心存侥幸者付出代价,让触犯法纪者受到惩处,切实保持好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让换届换出团结、换出干劲、换出活力。

  三、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必须落实“三个责任”

  落实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中央纪委机关、中组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通知》,一个鲜明特色是突出强调主体责任。各级党委班子要全面落实领导责任,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把换届风气监督作为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和统筹。各级党委书记要切实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敢抓敢管敢碰硬,坚决维护换届工作的严肃性。落实纪检机关的监督责任。切实畅通电话、网络、信访等监督、举报渠道,让不正之风无藏身之处,做到有举必查、查必有果,对查处的违反换届纪律案例要及时进行通报曝光。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问题的实行“一案双查”,既查处追究选拔任用之责,又查处追究风气监督之责。落实组织部门的直接责任。聚焦换届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一步强化监督措施,开展监督检查,针对换届工作各个阶段实施全程纪实监督。要监督换届期间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制度的情况,坚决防止干部“带名提拔”、“带病提拔”,确保换届风气监督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