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阿木尔林业局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王力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在脱贫攻坚战中,阿木尔林业局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围绕脱贫目标,创新扶贫机制,转变扶贫方式,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争取到2020年实现全局所有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使职工群众早日迈入小康社会。
立户建档强化责任
这个林业局为扎实推进扶贫、脱贫工作,从各单位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扶贫办公室,协调劳资、社区、运管、交警、派出所等部门,调查、复核、确认符合标准的贫困人员,真正做到合乎标准的不落一人,不够条件的一个不纳入。
在此基础上,按照贫困家庭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健全了问题台账、帮扶措施等内业基础资料50多册,切实做到了“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
大数据库的建成,重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为此,根据贫困家庭脱贫档案,这个局将128户被帮扶对象逐一与15名处级领导及236名科级干部进行了对接,并制作了帮扶联系卡一式三份500余张,发放到了帮扶对象及被帮扶对象手中,构建起“一对一”扶贫机制。
为强化责任落实,这个林业局将精准扶贫成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将扶贫任务的完成情况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评定等次直接挂钩,激发了党员领导干部完成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党员领导干部与贫困户完成了100%对接。
细化措施注重实效
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这个林业局精确分析查找致贫原因,采取产业扶持、岗位开发、搭帮结对、社会兜底等措施,提升贫困户自主致富的“造血”能力,力促贫困人口早日摆脱贫困。
现年54岁的龙河管护区困难职工张同林和妻子都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夫妻二人每年的医药费就需要3000元以上。儿子张传文大学毕业,至今无工作。当管护区得知张同林有创业意愿、并有饲养獭兔的经验时,便于今年春天无偿为其提供了10只种兔。目前,獭兔已繁殖到30多只,张同林也走上了发展养殖业的道路。
这个局还根据职工的身体状况,积极进行岗位开发,增加困难职工的收入。今年50多岁的李义是依林管护区的一名困难职工,在春防、秋防紧要期,管护区安排他到临时管护站当森林防火巡护员,冬季安排他到中幼龄林抚育作业点做炊事员,使他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一项项举措,正在改变贫困职工的生活状况,不断发展的蓝莓小镇正一步步走向幸福、和谐、富裕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