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加格达奇地区医院运营呈强劲发展态势
时间 :2016-11-09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
 

  地区医院以转型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激活机制、强化管理,达到了内部管理上档次、服务水平上层次、技术水平上台阶的目标,各项运营指标呈强劲发展的态势。截至今年9月末,完成事业收入13059万元,同比增长13.31%。

  重规范。这个医院制定了《药品、设备、物资集中采购管理》、《麻醉精神药品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等制度169项,共11327个条款,形成内部管理文件下发,明令对照执行。实行阳光采购,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按规定程序报批,并分清级次,责任落实到人头。进一步完善了绩效管理机制,创新绩效管理办法。修订《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将过去的量化指标改为以工作效能积分为导向的医院绩效考核模式,效能积分主要指标包括门诊诊疗人次、出院人次、手术例数等主要指标,增加了对关键激励和约束绩效指标的设立与考核,调整了成本管控所占绩效分配的比重。全员绩效工资把工作质量、数量、效率、效益、技术、服务等各项成本纳入绩效考核方案,并出台了《地区医院绩效管理综合考评绩效工资分配与成本控制补充修订方案》,将过去的量化指标改为以工作效能积分为导向的医院绩效考核模式,效能积分主要指标包括门诊诊疗人次、出院人次、手术例数等主要指标,增加了对关键激励和约束绩效指标的设立与考核,调整了成本管控所占绩效分配的比重。加大科室可控成本的检查管理力度,强化了三级医院良性运行过程。精简文件简报,压减文报数量,压缩会议时间。研究出台了《新楼设备管理办法》,对总务后勤人员明确分工,制氧室、配电室、电梯管理责任明确到人。针对办公成本较高的实际,又出台了《医院电话使用管理办法》、《医院上网、微机使用管理制度》、《医院公出、采购审批制度》等制度37项。通过有效的控制,仅各科外线话费,电脑、打印机支出的费用,每年节约近19万元。

  增内涵。医院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及哈医大附属三院、四院在ICU建设方面达成意向性协议,使重症监护病房(ICU)工作稳步推进。积极筹措资金1200万元,建肿瘤科放射治疗室,完成了肿瘤专科土建工程和设备调试工作。建立了病理分子实验室,标志着我区病理基因检测及核酸检测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使得肿瘤的基因及靶向药物治疗更加精准、更加可靠。目前,初建工作已完成,预计年底通过省临检中心验收。开通远程病理会诊,远程医学影像协诊系统的应用,解决了林区患者就医难的问题,降低了转院率,节省了医保资金,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尤其是采用分叉双支架技术,通过SKS技术完成冠状动脉左主干真分叉病变手术,标志着这所医院心内科介入技术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数据显示心导管室的冠脉造影支架介入治疗技术可将急性心梗患者的死亡率下降15%。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甲状腺与妇科肿瘤的快速冰冻、外检标本活检及TCT检查、完全胃肠外营养(TPN)、钬激光碎石、可视人流技术及导乐分娩等技术临床应用,使2131名患者直接受益。

  优服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全员服务意识,切实提升服务质量。组织质量控制组成员检查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安全管理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落实护理岗位设置、技术专业分级、人力配置、绩效考核、岗位培训等工作。截至10月20日,今年护士长护理查房24次,专科业务查房16次,工作作风检查13次,对23个护理单元及门诊部分科室进行质量检查11次,规范了医护人员着装,文明用语,服务态度,护理礼仪,患者满意度达99.7%。开通远程病理会诊,远程医学影像协诊系统的应用,解决了林区患者就医难的问题,降低了转院率,节省了医保资金,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继与北京301、上海瑞金医院开通远程会诊后,今年又开通了与医大四院的远程会诊,实现了与省内上级医院的远程对接,截至9月末,远程诊疗患者31人次,病理会诊89例,使林区百姓真正受益。实施门诊一站式服务。采用简单易行的“诊疗卡”,患者在自助机上独立操作即可完成挂号、缴费功能,避免排队等候的困扰。影像、检验结果自助打印,诊疗标识,流程索引清晰醒目,方便了患者。他们还聘请了4名工作人员,从办理住院手续到送入病房全程陪同,使急诊、抢救、检查、化验、取药、收费等区域环环紧扣。危重症患者由工作人员带入诊疗绿色通道,今年通过绿色通道进行手术、住院治疗的危重患者25人,为患者带来最实在、最便捷的服务,受到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仅今年上半年,就收到到感谢信41封,锦旗15面。

  引人才。加大培训力度,引进医疗专家共抢救危重病人13人次,开展疑难手术、处理疑难病例107例,举办专业授课和讲座15次,累计参与院内外会诊80余次,增加专家门诊量105人次。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制定适合医院发展培养计划,借助上级医院丰富的技术资源,有目的有方向地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为医院储备人才做准备,今年外派医生19人,护士9人。组织全院23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进行医疗“三基三严”和护理理论考试,多次组织技能考核,参加考试人数达到700余人,全院训练考核覆盖面达98%,组织全院性业务学习25次,培训约1300余人次。同时,完善了质量控制体系,出台了院长查房工作计划,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三级医师查房考核,1至9月份进行护理工作检查212次,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根据《黑龙江省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每月对运行病历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合格率达到99.16%。通报处罚与科室绩效挂钩,共处罚13人次。

  2年来,地区医院新技术应用44项、护理新技术20项,获黑龙江省新技术临床应用三等奖1项,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