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做好创新引才这篇文章
时间 :2017-01-22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
 

  做好创新引才这篇文章

  ——四论深入贯彻落实地区“两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在刚刚闭幕的地区“两会”上,地委书记贾玉梅着重指出,我们必须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吸引更多的人才为转型发展服务。而“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能不能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用好人才,打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至关重要。栽好梧桐树,方能引得凤凰来。

  人才是创新发展“六大产业”、强化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撑。全面停伐以来,面对转型发展的巨大压力,我区不等不靠,积极进取,招才引智集聚发展新动能。2016年,地委、行署对创新引才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更是前所未有,出台了《关于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支持政策、支持对象条件、奖励拔尖人才、培育人才体系等内容,极大地激发了人才活力。按照新的政策,已累计兑现硕士研究生安家费、柔性引进各类专家补贴439万元。累计引进大专及以上毕业生700多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4人。通过专家挂职、技术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生物医药、矿业等各类专家学者365人次,7名省级专家挂任科技顾问等职务。然而随着全区“六大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缺乏问题日渐突出,我们依然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更好地为创新发展“六大产业”服务。

  做好创新引才这篇文章,培养本土人才是根本。本土人才内生动力强,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全区要实现“就地取才”,把本土人才组织起来,通过知识讲座、业务培训、“传帮带”等方式,深入各地开展培训指导,帮助基层提升业务能力,缓解基层人才短缺的压力。只有深化本土人才培育,释放本土人才红利,才能为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做好创新引才这篇文章,引进高端人才是保障。高端人才是释放城市发展潜力的要素。全区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通过项目合作、组建专家智囊团、聘请经济顾问、校企合作、有偿咨询服务、担任业务顾问等方式,着力引进“六大产业”急需的高端人才。用“六大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吸引、感召、集聚一批专业技能人才、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

  做好创新引才这篇文章,推进科技创新是关键。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高新技术智能化发展的新时代,而我区目前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偏弱,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全区要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创新技术供给。开展科技攻关,全面提升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提高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 2017年,是我国我省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是我区加快转型发展、全面提档升级的关键一年。我们要直面困难、抢抓机遇,进一步打造“渊深”“林茂”的良好环境,筑牢人才发展的制度之基、开掘人才发展的活力之源,坚持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