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深入贯彻落实地区“两会”精神,提振转型信心,鼓足发展干劲,从今天开始,本版推出《兴安大地涌春潮》专栏,集中宣传报道在创新发展“六大产业”、深入实施“三大工程”、着力营造“两大环境”过程中,各行各业落实地委、行署重点工作的生动实践,积极投身创业发展的喜人景象,戮力齐心推动转型跨越的火热场面,将兴安大地这片充满希望、活力、生机的热土最真实、最生动地呈现给读者。
“过年各单位都放假了,在家给我急得直蹦高啊!”说起今年春节的感受,加林局古利库经营所主任王兴发说,“可以用煎熬来形容。”至于煎熬的原因,王兴发解释,他想找省里科研院所的专家研究金莲花精深加工项目的可操作性,但苦于春节放假,急得他在家掰手指头数日子盼着节后上班。
说起金莲花人工种植和半野生环境种植,古利库经营所6年前就已经开始尝试,经过多次失败和探索,于去年获得全面成功。“2011年和2012年,我们进行野生状态下试种,均未取得成功。2013年,总结失败教训后,我们再次种植的野生金莲花种子在当年秋季就长出了幼苗,2014年9月个别植株已开花,2015年6月末全部盛开。”王兴发还记得,当看到植株上结出金灿灿的花朵时,他们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这也坚定了他们坚持下去的决心。2014年春,他们引进了中华1号种子,进行半野生环境下种植。2015年9月又在河北引进4.5万株金莲花优良品种种苗,2016年7月引进的种苗开花了,每株的第一枝花直径均在8公分左右,同时当年实现产苗530万株。
“这是我见过的直径最大的金莲花。”河北承德专门研究药用金莲花栽培技术的农艺师王文君评价,古利库经营所种植的金莲花是他研究金莲花28年来见过的当之无愧的“花魁”。经过检测,其黄酮含量比理论上的12%还高出4.97个百分点,达到了16.97%,远远超过引种原产地(河北承德)同一品种的重量和质量。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说起今年的计划和想法,王兴发娓娓道来。
“我们今年初步打算从两方面入手,发展金莲花产业,即扩大种苗繁育规模和探索金莲花精深加工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王兴发表示,今年,他们将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育苗面积,拟播种260斤种子,产苗1200万株,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金莲花种植基地。“基地成型后我们把它和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带动产业发展。”对王兴发和古利库经营所干部职工来说,现在困扰他们的是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但对于金莲花产业的发展前景,他们信心百倍。“这几天我就去省里拜访科研院所的专家,就金莲花精深加工项目向他们专门请教,并寻求合作。” “宁品三朵花,不饮二两茶。”这是民间对金莲花最贴切的描述。今年,王兴发立志让更多人了解金莲花,了解它的药用价值和多重种植效益,让更多人的依托金莲花种植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