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驿站人幸福新画卷 ——十八站林业局改善人居环境纪实
□本报记者张清林
幸福是什么?对居住在十八站林业局的居民来说,出门就有公园绿地,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小区治安平稳……都是一种幸福。十八站林业局着力打造山水秀美、和谐宜人的人居环境,通过小区改造、文明创建、打造防控体系、整治人居环境等方式,绘就了驿站人的幸福画卷。
走进生态小区可以看到,房屋全部采用西瓦屋面、塑钢门窗,上下水齐全,集中供暖,小区内超市、休闲广场等生活服务设施齐全,室外巷道纵横交错,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往职工群众身上花钱,林业局舍得。拿供暖、供水改造来说,原本林业局、职工、企业各承担改造费用的1/3,但为了减轻职工群众的负担,应该个人出资的部分林业局全部承担了下来。房顶加盖、集体供水供暧、墙体粉刷、塑钢窗更换等基础配套设施改造,职工群众不用多拿一分钱,只需支付增加出来的卫生间和厨房每平方米300元的费用就可以了。
有了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要有休闲的场所,为此,林业局实施了“驿园”和“生态林苑”建设工程,公园内1000余平方米的文化长廊,在重檐亭、四角亭、六角亭、松涛阁等建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优雅。在曙色初露的晨曦、夕阳西下的傍晚,为驿站人们锻炼与休闲提供了绝佳的场所。
大力推进城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力布控治安防控网络,是十八站林业局加强平安驿站建设的又一举措。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要求,合理调整警力布局,对行业场所、特种行业、网吧、企事业单位进行重点排查,采取日常巡逻和集中巡逻、步巡和车巡相结合,打防控并举等方式,消除潜在的治安隐患,有效预防和控制辖区内可控案件的发生,2016年,共组织开展12次夜间集中统一清查整治行动,出动警力800余人次,清查行业场所400余家,排查外来人员200余次,整改安全隐患60余处,逐步建立起了“联系群众无盲点、网格对接无缝隙、社区服务无遗漏”的管理服务网格体系。
十八站林业局始终把整治交通秩序作为民生安全的重要一环。不断加大交通安全整治力度,明确监管主体,落实监管责任。在电视台开设了“老叶话警事”栏目,组织民警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大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共印发宣传资料2000余份,张贴交通安全宣传挂图60余张。在交通管理上,合理设置执勤岗点,做到“点线面”有机联动,在中小学上学放学重点路段,设置护学岗;在人员车辆集中的街道增加执勤力;在重点易发事故段增设警示牌;对坡陡路滑地段进行防滑。先后开展了“三超一疲劳”、“道路交通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酒驾、毒驾、超速、超载、超员等严重违法行为,通过“平安驿站”建设,十八站林业局呈现出社会更加安全稳定,百姓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和谐驿站环境明显改善的良好局面。
城镇环境关键在建设,重点在管理。为了建立一整套的环境建设长效机制,该林业局将全局划分为24个责任区,由每名处级领导定点包1~3个责任区,明确具体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内容。在全局职工群众中开展了“全局动员,全民动手,共建秀美驿站”等活动,对存在的“三乱”等现象进行了集中治理,拆除违章建筑40余处,拆除违章牌匾、广告牌32块。下发整改通知单20余份,清理小广告500余处。在环境保洁工作中,以原有小区和街道形成的网格单元为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将清扫保洁作业分为26个网格单元、26个责任区,设立10个责任组,实施全天候管理、监控、动态巡查。形成了党政领导、责任单位、部门齐抓、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走出了一条“执法与服务、管与被管”和谐有序的新路子。 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彰显着十八站林业局以民为本的工作理念,“党委主导、细化主体、分线突破、整体推进”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思路逐步形成,文明城镇创建活动不断掀起新的热潮,幸福的驿站人在自己的家园经营着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