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缭绕连天碧,夹岸春花正好风。近日,记者一行先后走访了塔河第一小学、第二小学、鄂伦春民族中心学校、第五中学,查看校园建设情况,了解塔河教育发展,与学生、校方领导进行“零距离”交流。
翻阅塔河教育30年历史,追忆往昔,创业艰难,令人感叹。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灾后,塔河县教育事业发展由弱变强、由外延扩展到内涵提升、由区域教育到形成特色,取得了突出成绩。
教育规模发生变化
“5·6”火灾后,塔河县施行《黑龙江省规范小学试行方案》,到1996年,共有2所学校成为省级示范小学,9所学校成为大兴安岭地区合格学校,14所学校成为塔河县基本合格学校,合格率达到全县总数的90%以上。1996年塔河县通过“实普”验收,1997年通过国家“普九”验收,2000年通过省政府“两基”巩固提高督导评估,被评为“省‘两基’巩固提高先进单位”,2004年被地区授予“教育强县”称号。2008年、2009年以高质量、高水平的成绩通过了省级“双高普九”的初检和复检。2010年提前7年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的省级验收。2011年作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会场之一。2013年又被地区教育局确定为高效课堂建设年的试点县。2015年通过省级义务教育发展初步均衡验收。2016年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的验收,实现塔河县义务教育的高水平、高标准基本均衡。
塔河县教育局副局长姚月芝向记者介绍,1987年“5·6”火灾后,塔河县不断优化教师队伍,1998年全县教师1302人,代课教师297人;2000年,取消代课教师,全县教师967人。2009年十八站林业局学校归属塔河县管理,教师人数为1328人。目前,小学专任教师符合任职条件达100%,中学专任教师达98.8%,教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1987年,全县财政总支出851.38万元,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135万元,占财政的15.86%。”教育局督导主任白秀海说:“抓住薄弱学校改造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项目,2014年批复‘改薄’资金758万元,2015年批复‘改薄’资金883万元,不断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
塔河县严格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和投入机制,在安排财政资金时,优先向教育倾斜,全面落实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切实保障教育发展需要。1988年至1990年,按照配备校大门、围墙、厕所、旗杆、篮球场、清洁卫生水源的“六配套”要求重点加快学校建设;2003年,实行中小学校舍排危工程、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和校点布局调整工程,塔河县委、县政府坚持适度集中、扩大规模、优化资源、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采取相对集中办学、适度收缩校点、扩大办学规模、实施寄宿制管理等措施,审慎调整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2015年,把盘古小学、依西肯乡中心校、开库康乡中心校改为教学点,形成1所高中、1所社区教育学院、2所初中、2所九年制学校、4所小学、3个教学点和2所幼儿园的学校布局;不断加大内部设施配置力度。如今,破旧、昏暗、狭窄、低矮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危险校舍变成了崭新、明亮、宽敞、安全的楼房;泥腿子、土墩子、破败不堪的校园变成了花园式学校,中小学校舍成了所在区域内最漂亮的楼房和最亮丽的风景。
1990年,塔河县启动电化教育。2004年~2006年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快速推进。2012年,按照黑龙江省标准化学校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按标准配齐配足图书、实验仪器、体艺卫器材和计算机、班班通。
教学方式由粉笔加黑板逐步变为利用实物幻灯机、计算机、多媒体到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和全面普及实验教学的巨变。近三年,为提档升级,全县各校更新陈旧设备,配备了录播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白板多媒体;全县教育系统共有计算机1354台,一线教师人手一机,生机比为5:1,班级授课达到1人1机;采取“借路买车”方式,实施“光纤到校”工程,百兆光纤到校,20兆光纤到班,实现高清网络直播,给每位教师免费办理人人通号,做到了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和两平台应用的“三通一用”。
教育特色更加突出
随着“乒乒乓乓”的声音,记者走进了塔河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乒乓球室,看见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内,20多个孩子正在进行不同程度的训练。塔河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是塔河县具有综合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的学生校外活动机构,集文体、艺术、科技教育为一体。该中心实施“县管校用”机制,开设有陶艺、厨艺、书刻、礼仪教育和种植果蔬等近30门专业课程,每学期完成近3000名学生的教学任务,逐步形成综合实践教育的特色品牌。
据了解,塔河县努力构建一校一特、一校一品的发展格局,从而实现质量和特色双赢。第一中学用爱与责任的办学理念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第二中学的“学案导学,教学合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第三中学的绿色校园勃勃生机,绽放生态管理风采;塔河五中的德育生活化管理,让每个孩子不求成才,但必成人的管理方式,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健康成长;鄂伦春民族中心学校传承民族文化,开设了民族语言课,校本课程绽放魅力;塔河一小以“写字”为突破口,正字正人;塔河二小打造“和”文化理念,构建书香特色学校;塔河五小以体益智、以艺传情的教学引领学生个性张扬。
“我们塔河县在鄂伦春民族语言濒临灭绝的时刻,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一直以来努力打造双语学校,将民族传统文化引进课堂。”塔河县鄂伦春民族中心学校校长马光月说:“塔河县政府成立专项研究机构,探索十年之久,在2014年~2016年,研发了黑龙江流域鄂伦春民族语言学习保护系统平台,内容涵盖字、词、句及篇章,传承和记载了鄂伦春民族的过去及现在的生产、生活即民族性、历史性及与时俱进的现代性鄂伦春民族文化,并符合民族学校各年级学生学习需求。目前,该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百花齐放春满园。塔河县各学校特色课程、特色环境、特色活动各领风骚,办学品质不断提升。30年来,成绩喜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砥砺前行的路上,塔河教育将用新的成绩来续写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