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意义重大,在我省全面振兴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漠河县委将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按照地委、行署创新发展“六大产业”、深入实施“三大工程”、着力营造“两大环境”的工作部署,立足县情实际,肩负起新使命,奋力走出林区转型发展全面振兴的新路子,尽快把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一、领会精神实质,强化转型发展全面振兴的使命担当
省党代会报告通篇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阐释了“一条新路子”、“两个全面”、“四个坚持”、“三长三短”、“五个要发展”的深刻内涵,描绘了未来五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全面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美好愿景,站位高、谋划远、思路清,体现了省委运用新理念走出新路子的魄力。按照会议精神对标,漠河作为全省的林业县、边境县、旅游窗口县,必须担负起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政治责任、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历史责任、支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战略责任、北极人民过上全面小康生活的时代责任。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漠河将抢抓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坚持生态安全保障区、生态旅游示范区、转型发展前沿区、对俄合作新兴区的战略定位,承接好全省“新三步走”战略目标。
二、聚焦经济建设,开创转型发展全面振兴的崭新局面
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推进漠河经济转型发展,就是要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换,着力打造“两座金山银山”,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有效率地发展。
一是聚焦结构调整求突破。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做好“三篇大文章”,不断提高有效供给能力。改造升级“老字号”,抢抓国家将漠河确定为“跨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和“国家旅游风景道”的契机,充分发挥漠河在全省北部地区旅游业龙头的带动作用,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积极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健康养老小镇项目、观音山采金小镇、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天象馆等项目建设,精心组织好东北亚绿色发展论坛、北极光节、冰雪极地马拉松等赛事活动,助推生态旅游业升级。深度开发“原字号”,继续在林下资源上挖潜增效,重点发展北药、食用菌等药食两用资源,推进灵芝及桦树茸精深加工项目,实现职工增收与产业发展“双赢”。加大水资源开发力度,抓好矿泉水资源勘查和评价,推进农夫山泉矿泉水项目早日投产达效。同时,拓宽产品销售渠道,逐步健全深加工产业链条,促进北极森林生态食品集群发展,真正实现“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培育壮大“新字号”,发挥张仲景养生院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加大养生养老产品的开发力度,拓展延伸客源市场,使漠河成为全国重要的康养旅游目的地。抢抓全国碳汇市场快速发展这一有利契机,争取4.03万公顷碳汇造林项目实现碳量核证,10万公顷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在国家发改委成功备案。通过产业发展,不断拉动就业、壮大地方财政,把资金重点投向民生领域,使振兴发展成果惠及更多职工群众。
二是聚焦沿边开放求突破。充分发挥“一县对两州”、“一县两口岸”的边境口岸优势,主动融入省“龙江丝路带”建设,积极推进对俄开放。抢抓“龙江丝路带”的政策机遇,加强与俄方的协调沟通,推进兴安口岸复关、洛古河界江大桥建设和开关。立足口岸开通后纸浆、木材和矿产等进口资源加工的需要,加强对俄经贸合作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认真谋划下游全产业链招商,实现进口抓落地。大力培育实力外经贸企业,推动企业到境外开展木材生产、矿产开发、旅游合作和特色种养,推动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积极推进漠河机场改扩建,超前谋划开通对俄国际航线,大力发展境外旅游,不断扩大对俄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漠河打造成为我省连接欧亚大陆的桥头堡和枢纽站。
三是聚焦项目建设求突破。积极推进撤县变市,为漠河城市规划、经营管理、土地建设、对外开放等方面争取更多自主权。密切关注国家和省新政策导向和产业扶持重点,加大沟通和争取力度,谋划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漠河转型发展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创新发展“六大产业”,着力引进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项目,全面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成功率。加快项目推进力度,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创新项目服务机制,全力推进瓦西公路、连崟至长缨公路、恒宇阶梯水电站、航空小镇等项目建设,力争通过要素引入催生一批、成果转化落地一批、盘活存量建成一批,打造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新引擎。
三、全面从严治党,提供转型发展全面振兴的政治保障
省党代会提出,实现全面振兴发展,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我们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努力打造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升执政能力。以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加强对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宣传阐释,更好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积极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党组织的积极性,激发党员活力,提高大家的干事创业热情。
二要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执政水平。深入实施“大党建”目标考核责任制,把严的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全过程、落实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用好组织生活这个经常性手段,切实让党的组织生活严起来、实起来。坚持“好干部”标准和“三个区分开来”,树立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建立完善激励保障、容错纠错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
三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执政基础。把2017年确定为党建创新年,在党建责任制、党建载体、党建项目创新上加大力度,重点打造北极镇数字化党建、黑山村党员先锋村和前哨林场党建示范基地,推出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推得开的党建品牌。深入实施“五项工程”,统筹推进村(社区)、机关企事业、“两新”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持续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对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对已经完成整顿转化的跟踪问效,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四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优化执政效能。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以强有力的问责督促责任落实。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扎实开展“四个专项治理”,突出抓好政治巡察工作,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以从严治党新成效为全县的转型发展提供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