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现在收入不高,但终于不再是困难户了!”塔河林业局塔林林场职工战立波高兴地说:“没有林场和大家的帮助,说不上哪年才能脱贫呢!”
战立波一家是因学返贫的家庭。如今,三口之家,由月收入1800多元增加到了3000元。
在塔林林场与战立波类似的贫困户有14户42人,都是经过反复调查摸底、对照条件、核实情况、造册登记、公示公告后确定的。截至目前,已有8户24人率先脱贫。
实施精准扶贫,把诊“穷根”找出路。
塔林林场困难家庭大多是因病、因残、因学致贫的家庭。具有普通劳动能力和技能劳动能力的有41人。
区别对待有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的情况,这个林场逐一建档立卡、张榜公示,采取“三帮三带”措施。三帮即领导班子成员帮扶、营林抚育帮扶、增加就业帮扶;三带即养殖大户带一户、种植大户带一户、重点项目带一户。以发展为理念,增收致富为手段,对有劳动能力的家庭,让其在营林生产中,参加补植补造、营林生产,增加家庭收入。
因人因户施策,在产业发展中脱贫。依托塔河林下经济综合示范园区,黑木耳养殖基地,五味子、蓝靛果、北药等示范基地,安排困难家庭职工就业增加收入。通过“基地+”的模式,基地不仅带动贫困户入股种养业、参与分红,还通过雇请贫困户进行黑木耳采摘晾晒等工作,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
刘涛与妻子均是下岗职工,尚未达到退休年龄的夫妻俩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活。起早赶晚地奔波,月收入也仅仅一千七八百元。尤其是女儿读大学后,家境急转直下。林场让夫妻俩参与食用菌养殖、采摘,并根据刘涛熟悉山林路况的特长,安置在防火快扑队。如今,这个家庭月收入已达3000多元。
“林场种养基地,现有8栋大棚,实行股份制经营,让职工全员参与,安置困难家庭成员就业,现在职工每月能增加收入1000多元。”林场场长马占成说,这种模式基本从根上解决了贫困问题。
昔日的林场管护员王维国,妻子体弱多病,孩子上小学,一个三口之家,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管护费收入维持生活。其岳父在林场算是个养殖大户,饲养20多头牛。始终凭经验摸索着干,由于不懂技术,牛成活率一直很低。林场领导找其岳父谈话,壮大养殖业规模,并让他帮助女儿、女婿一家尽早地脱贫,老人家当即满口答应。考虑到缺少资金、技术方面的储备,林场对其在扩大规模、防疫、技术、贷款、板方材、畜牧防疫等方面给予了支持,专门为他们划拨20多公顷山沟作为放养基地。伴随养殖业迅速发展,现在可谓牛羊成群。不仅林场领导帮助联系销路,每年销售牛羊达到了几十头(只),而且他养殖的绿色牛羊,足不出户就可销售一空。
实施以大户带贫困户的方式,给贫困家庭带来了一线生机,增强了脱贫致富信心和动力。
如今,林场正在打造五味子基地,规划野生五味子达600亩,年可采干品2吨左右。现已进入抚育、移栽、驯化、管理阶段,年底,职工全员效益分红,困难家庭家家受益。全力扶持,辛劳付出,塔林林场以行动真心帮助职工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