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中区林下资源颇丰,有年产1200吨、占全国总产量1/3的偃松子资源;有年产1000吨的“中国第一家”呼中牌麦饭石黑木耳养殖基地。木材停伐后,为科学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呼中区将发展生态食品业作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渠道。按照“建一个基地、育一个龙头、带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的工作思路,在每一个林场建立一个食用菌养殖或野生浆果种植基地,全面发展森林生态食品业。按照“把好资源做成好产品”的理念,选择蓝莓、红豆、偃松子、黑木耳、马铃薯、北茶等来自大森林、原生态、无污染的健康优势食品,强化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规范使用“中国最冷小镇”产地标识,统一管理流程、技术标准,面向高端人群,深度研发高精端产品。积极做好林下优势资源整合工作,突出抓好偃松子、杜香精油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支持森源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野生浆果深加工和文杰科技有限公司杜香精油开发项目,加大推进力度,力争尽快投产达效。
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业。积极推进林药复合生产模式,在各管护区建立以黄芪、牛蒡、猪苓、蒲公英等道地药材为主的规范化生态种植基地;加大科研力度,探索优势药材种植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技术,广泛推广科研试验成果,引领优势药材种植向集群化发展;鼓励支持森源食品有限公司、文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做好与省内外各大医药企业、科研院所的沟通与联系,借力推进呼中区生物医药的开发和利用,逐步打造“产、学、研”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模式。
坚持绿色环保,稳步发展水经济和绿色矿业。积极做好飞虎山铁铅锌矿产开发工作,项目5月末申请划定矿区范围,预计10月末完成划定范围批复,12月末完成用地预审审批。同时,做好“多锶矿泉水”招商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各类洽谈会、展销会广泛推介,积极引进经济实力强、业界知名度高、信誉好的战略合作者,做大做强“水经济”。
抢抓政策机遇,探索发展森林碳汇业。呼中区未雨绸缪,超前运作,统筹森林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森林碳储量与碳汇量情况调查,逐步建立和完善森林碳汇管理数据库,为争取生态补偿政策和发展碳汇项目提供科学依据。重点抓好呼中林业局森林碳汇工程,做好“碳汇森林经营项目”的申报、实施工作,尽快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青山隐隐遮不住,科学发展正当时。透过呼中大手笔的绿色谋篇,这座位于兴安之巅脚下的林城绿色崛起梦,正在成为生动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