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思想政治建设的接力,这是一次锤炼党性的“点题”。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兴安大地蓬勃开展、落地生根。
地委高度重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多次召开会议推进落实,地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专题调研,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分管领导经常听情况、问效果、提要求,全区各地各单位按照地委的安排部署,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在“抓住关键少数,抓实基层支部”上持续用力。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参加支部学习、带头讲党课、带头联系服务群众。全区各级党组织坚持学做结合,结合实际开展“我是共产党员”、“在党旗下凝聚”、“永远跟党走”、“强堡垒、树标杆、争先优”、“北极先锋在行动”等各具特色主题实践活动,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四个意识”、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格规范,基层党建整体水平有效提升,有力推动了林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学思践悟以学促知筑牢共产党人的思想根基
“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是地委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要求。
紧扣这一要求,地委牢牢抓住“学”这个基础,组织广大党员凝神静修党章党规,潜心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针对我省的两次重要讲话精神,补足精神之钙,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四个合格”。
地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把学习教育与贯彻全区工作总目标紧密结合,引导各级党组织加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使党内政治生活庄重起来、严肃起来、规范起来,筑牢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的思想根基。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地委示范引领形成强大的“头雁效应”。只要中央有重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有重要讲话,就及时组织跟进学习。地委书记、行署专员、林管局局长苏春雨带头参加所在党支部学习研讨,为机关党员干部作辅导。地委委员,人大、行署、政协、林管局领导都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学习教育,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讲党课。
地委班子以上率下,极大地促进了各级党委的深入学习。十八站林业局党委实行局场两级互动交流“促学”,局党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四实四优”领导班子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局党政班子成员带头下基层作辅导,通过专题讨论等方式,交流互动学习。针对春防期间基层党员干部巡护驻点、进山“三清”,不能集中学习这一实际,组织送学小组到管护站、检查站、瞭望塔进行小组陪学、补学,采取上门帮学、远程送学30余次。目前,局场两级召开各类座谈会、学习会、交流研讨会80余次。
据了解,开展学习教育以来,地委委员会专题学习17次。举办地管干部专题培训班2次。全区县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256次,地县两级领导干部按要求完成了讲党课任务,全区共讲党课2978次,开展巡回党课宣讲96次,征集特色党课讲稿140篇。
学,就要真学深学。地委要求在各级党组织中开展学习讨论,每次集中学习时间不能少于3个小时。
塔河县委把谋划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相结合,突出问题导向、倒逼党员干部重点解决懒政、怠政和不作为、乱作为等热点问题,从而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今年以来,开展各类督查和暗访8次,给予党政纪处分24人。各级党组织结合本单位实际,对照地委组织部下发的“两个清单”,认真查找党组织和党员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在学习中整改,在整改中提高。到目前为止,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共查找问题420多条,已整改350余条。有效地推进了“两学一做”的良性开展。
不仅仅如此,还在“查思想、补短板、促转型”和“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上进行了大研讨、大座谈,并做到虚功实做。
漠河县积极打造“北”字品牌,树立一盘棋的发展理念,与图强、阿木尔两局联盟发展“大北极旅游区”,把图强、阿木尔等地旅游资源纳入大北极旅游区统筹考虑。围绕生态、文化、界江等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了漠河-九曲十八弯-龙江第一湾-乌苏里浅滩-北红村等多条生态观光、文化旅游线路,游客停留时间由原来的不足1天延长至3天。目前,找北游、避暑游等避暑养生类旅游产品持续火爆,各大景区处处是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林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全区党组织、党员就是在“学”中谋划思路,在“做合格党员”的实践中率领职工探索转型发展的出路。
塔河县二十二站林场依托地域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在建设景点时,场党支部决定,自己动手建设。在党支部的号召下,脏活累活,党员处处抢在前面。
一个多月苦干下来,“之”字型登山栈道,黑龙洞、月亮湾观光塔、大西尔根气河漂流、驿站主题广场及自驾游营地等景点和设施顺利建成,吸引了四面八方游客,促进了职工增收。
学,必须注重创新。地委对基层党员学习既有总体要求,又赋予基层党组织“处方权”,给基层留有空间,鼓励基层运用远程教育信息化平台、手机党报和“两微一端” “指尖上的课堂”等形式,推送学习内容。
呼玛镇党委把县委“强堡垒、树标杆、争先优”的要求落到实处,积极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党建工作实际,在园西社区成立了“初心学堂”。学堂开设党员实训基地弘政班、共建共联弘建班、道德讲堂弘志班、文化活动弘文班、廉政文化弘纪班。每天,学堂吸引了众多社区党员前来学习,有的群众也来接受党的教育……这一举措,筑牢了党的精神阵地。
创新学习不只是呼玛镇,漠河县北极镇按照县委党建+的模式,推出“党建进景区”活动方式,在北极村“神州北极”广场附近设立流动党员驿站。
在流动党员驿站,负责人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事儿。8月1日,一位老大爷与儿子、孙子来北极村旅游,见到流动党员驿站便走进来,当看到党旗时,老人与儿子、孙子庄严宣誓。老人激动地说,我今年85了,35年的党龄。没想到,在祖国最北的地方也有“家”,我儿子是党员,将来让孙子也入党。
正如老人所说,流动党员驿站的确成为“流动党员的家”。每天,都有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党员走进流动党员驿站,过一次主题党日,并在留言簿上留言。
流动党员驿站,让党员真正体会到了“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
精准施策以学促做促进堡垒和先锋作用发挥
做是关键,地委把做合格党员作为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党组织、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发挥战斗和先锋模范作用。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出的“四个最新重要指示”要求,开展“立标尺、正品行、争先锋”活动,层层加压,强化表率意识、责任意识,保证在“做”上做深、做实、做到位。
做,要压实主体责任。地委制定下发了《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实施意见》、《失联党员两级“包查找、保归队”责任制》、《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实施办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将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内容,作为年底“三级双向述职”的主要内容。地委组织部制定了《2017年度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全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把以学促做的目标任务具体化,形成了整体联动的生动局面。
按照地委的部署,各地结合实际,建制度、抓落实,确保“做”得扎实,“做”得有效。
加区区委突出“管”的作用,积极执行并落实基层党组织基本制度,制定了符合加区实际的基层党建“任务清单”及“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专项清单”。创新建立并全面推行纪实管理制度,实行了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全程纪实考评办法。立足实际并健全完善基本保障制度,以实现基层组织精细化、差异化、规范化、体系化管理为目标,研究制定《加格达奇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双百制”考评细则(试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切实保障和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这一缩影彰显了全区党组织建设的进一步强化。
做,需严抓关键层面。地委从大兴安岭的实际出发,将“关键少数”定义到乡镇场(管护区)等基层单位的党政负责人这个“关键的多数”范围上,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不但要做“学”的表率,还要当“做”的榜样,以身作则,全面树立好“关键少数”的政治形象。
十八站林业局十八站森林资源管护区党总支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开展了“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党组织带动致富和党员带头致富”的“双培双带”活动,做到“产业链延伸到哪里,组织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目前,管护区引导职工贷款和集资180万元,成立了“林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成年制菌能力200万袋,拥有1500平方米制菌车间、4500平方米养菌室的菌孢厂,大棚34栋,养殖黑木耳100万袋。
做,要实行载体助推。在全区按行业分类开展了以争做“服务、带富、和谐、兴业、奉献、为民”为主要内容的争做“六个先锋”活动,把“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具体化到角色身份和岗位职责中,分门别类确定了合格党员标尺,引导党员立足岗位、亮明身份、多作贡献,突出解决“党员先锋形象”问题。
塔河县委以“在党旗下凝聚”为主线,在农村、社区、国企、两新、机关党组织中,分别实施致富型、服务型、引领型、保障型、创新型“五型”差异化党建,打造不同领域党建示范带,实现“一组织一品牌”。党员先锋队、党员服务队战斗在全民创业、护林防火、精准扶贫第一线……
阿木尔林业局党委开展了“争做工作先进者、争做产业领路人、争做扶贫攻坚者、争做服务暖心人”的“四做”活动。新林区委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和政工干部对49个党支部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情况进行现场观摩,集中点评,确保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而党员的形象就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闪光。
十八站林业局供排水公司职工、共产党员朱广忠,从事排水疏通工作。24年来,他几乎没休过完整的节假日。每当为居民疏通好下水管道,居民表示感谢时,他都婉言地拒绝。他说,我不能给党员抹黑、给单位抹黑。
党支部和党员形象的树立就是看平时是否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能否为百姓办实事、好事。
呼玛县三卡乡党委推行了打分制,对优秀的党员“挂牌表彰”,不合格党员进行教育转化。沿江村党支部依托地域优势,与上海一客商达成了意向合作5000万元的养猪项目。乡合作社党支部成立了“党旗飘扬爱心基金”,目前拿出部分资金,分别为贫困家庭治病、资助孩子上学。
同样,常年守护森林第一线的十八站林业局依西肯森林资源管护区管护员赵玉国;执政为民的加格达奇区交巡警大队交警牟清元;在老年人大学发挥骨干作用的加区成人教育中心党支的8个临时党小组的党员以及更多默默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用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树立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
做,需典型舆论带动。持续推出了“学讲话、谋振兴、闯新路”“‘两学一做’强党性、助力发展促转型”和基层党组织书记访谈等专题,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广泛提供了展示“学与做”互促互进的平台。
漠河县委书记白永清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要对照“四个合格”找差距。坚持开门搞学习教育,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建议,经常为每名党员做“党性体检”和“作风会诊”。引导党员干部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对照党章党规、对照系列讲话、对照先进典型,列出问题清单,切实把身上的“病灶”找准、找实、找具体。要建好“三本台账”抓整改。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按照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党组织问题和党员个人问题进行分类,建立近期、中期、长期整改台账,采取专项整治等办法,逐一跟进、逐个销号,特别要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上持续发力,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
据了解,“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地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经验在全国林业系统党委书记研讨班上作了典型推介,全区4个基层党组织的典型做法收录到《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典型案例选编》。
学做互进以改促常为社会和谐经济转型聚力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喊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学、做、改相结合地真抓实干,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机制。
地委书记、行署专员、林管局局长苏春雨在地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扩大)学习时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是长期性工作,机关作风整顿是集中攻坚的阶段性工作,必须重视起来、认识到位,进一步增强行动自觉,坚决杜绝走形式、走过场,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按照这一要求,各地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努力做到融入日常、坚持经常、学做结合、务求实效。
地委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黑龙江讲话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基础上,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聚焦“三个假把式”、“五个坏作风”的基础上,针对第二次地委委员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缺乏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严谨态度、工作能力等方面问题,真正把自己和自己管理的队伍摆进去,通过自己查、组织点、群众提、互相帮的方式,把问题找准、找实、找具体,体现部门特点、行业特色,深挖细查,追根溯源、见事见人。
塔河县委推进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与推进机关作风整顿、基层党组织基本制度执行落实年以及扶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县纪委牵头成立督查组,对全县83家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开展各类督查和暗访30次,给予党政纪处分32人,对9名纪律松弛、上班迟到和脱岗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通报处理。修订完善了10项工作制度,抽调6名优秀年轻机关干部组成定点驻村扶贫工作队,深入到两个贫困村中驻村扶贫。目前,全县各机关部门、窗口单位不等不靠,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自我整改、纠偏补弊,服务意识明显提高。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机关作风整顿、政治生态建设,就是提高党组织、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和为百姓的服务能力。
呼玛县委基于繁荣富庶、文明和谐、幸福美丽呼玛的主线,建设了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慧政务、智慧边管、智慧党建为内容的“智慧城市”现代化网络管理平台。“智慧城市”可全程全时为民服务,有效改善了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了城市管理能力。县市政管理服务中心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县城10个主要街口,投放300辆共享单车,方便市民出行。提高精致化管理,单车投放运营以来,完好率达98%以上。
便捷、高效的服务,更加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百姓的距离。加区地税局党组推出“六零”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方便了纳税人和群众办事。一幅“工作严谨细致,服务热情周到”的锦旗道出了百姓的心声。
通过深入“学”,扎实“做”,“学做”互进,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念好山水经、冰雪经,扎实做好“三篇大文章”,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
西林吉前哨林场党总支精心实施“党建+”工程,以“红色党建+绿色经济”为载体,以党建促发展。今年上半年,在养殖木耳50万袋、灵芝20万袋、蘑菇15万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利用6栋1200平方米的大棚,种植了北五味子、金莲花、老山芹等作物。目前销售老山芹940余斤,黑木耳7000余斤,职工增收2000多元。
可以说,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各级党组织都结合实际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脱贫攻坚,为职工办实事好事谋思路、聚能量、干实事。
塔河林业局塔林林场党委依托地处呼玛河、交通便利优势,建立了林下经济综合示范区,养殖各类食用菌100余万袋,年末预计创产值900万元,利润250万元。
而体现在为职工办实事上,十八站林业局依西肯森林资源管护区党总支为专业扑火队建立了“后勤保障基地”,修建了浴池,建立了蔬菜和畜禽养殖基地,极大地改善了职工的生活,提高了队员战斗力。
脱贫攻坚可谓是一场硬仗,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党委深入村屯、走访贫困户,全面、准确地了解贫困户的生活现状、致贫原因和脱贫意愿,通过棚室蔬菜、食用菌、北药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链实施脱贫和增收。目前,党员、机关干部职工、村两委,实施贫困户“一帮一”结对帮扶74户、129人。
据了解,2016年,地委、行署承诺的27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2017年,22件民生实事已经完成一半以上。进一步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百姓的距离。
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提振了党组织、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有力促进了林区转型发展,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7.4亿元,增长5.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2亿元,增长19.6%;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2.1万元,增长11.7%;新增就业4819人,增长1.2%。“六大产业”实现增加值14.2亿元,增长11.4%,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百姓收入持续增加,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21139元,增长11.7%。林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546元,增长8.2%。创业性收入持续增加,全民创业人均收入达到29498元,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15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85元,增长5.8%。望千里绿波潮涌,听万顷松涛阵阵。当前,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热情倍增,深入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决心在地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力谱写林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