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事眼中,他低调、敬业、沉稳;只要扎进案子,就进入了忘我的状态,白天谈话,晚上整理材料,几乎每天都要干到凌晨两三点。
在办案对象看来,他一身正气、铁面无私、刚正不阿。
27岁迈入纪检队伍,他说自己“贱皮子”——始终在纪委工作,多人劝说到“实惠”部门,就是舍不得离开;业务始终围绕纪律审查工作,从普通工作人员到地纪委常委,总觉得“前哨”的苦比蜜甜。
可“贱皮子”的背后——25年间,他查办大案要案20余件,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
这就是潘滨,大兴安岭纪委常委、行署监察局副局长。中央纪委公布表彰嘉奖的288名在纪检监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纪检监察干部,他榜上有名。
忠诚,在忘我工作中展示
2016年1月,潘滨同志接手群众反映的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利达公司经理周某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案件。
周某虽然只是一名正科级干部,但他在本单位当了十几年的一把手,关健岗位的人员已换成自己的心腹,并且周某社会关系复杂,有着丰富的反侦查经验。
在此之前一位分管案件的领导带队调查了2个多月,但由于周某等人订立攻守同盟对抗调查和干扰办案,此案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直面看似无从下手的困境,潘滨有的是冷静。
“遇事要沉稳,事情越急,每个细节就要越用心。”潘滨斩钉截铁的说:“办案重点放在工程建设项目上,接着查……”
此时,社会上舆论纷纷,疯传周某已经拿钱把地纪委摆平了。这些传闻给地纪委也造成了不小负面影响。
面对这个“夹生饭”潘滨亲自上阵与周某谈心交心,讲政策、摆道理,同时调整工作思路,对案情细节进行细致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内查外调,终于,掌握了周某和会计徐某、材料股长王某严重违纪违法的证据,及时对周、徐二人采取“两规”措施。在强大的心理攻势和确凿证据下,周某低下了头,如实交代了自己的违纪违法问题。仅仅用了9天时间,就将三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案子结束后,潘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常常凌晨2点就醒,办案的“惯性”影响了睡眠质量。
许多朋友劝他转行,到个“闲职”的部门享受人生,可他从未想过离开。
“纪委就是我的家,纪检监察的烙印将伴我一生,我会在这条路上无怨无悔地走下去。”潘滨淡淡地说。
在办案过程中,调查组又发现了松岭区检察长徐某(副处级)利用职务影响,到企业低价购车的严重违纪问题。后经大兴安岭地委决定,给予徐某留党察看二年,撤销职务(按一般干部安排工作)的处分。
“这起案件在社会上、特别是在政法系统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大兴安岭纪委对检察系统的腐败问题也没法外开恩。通过敲响警钟,提醒其以后审慎用权,减少职务犯罪发生。”参加办案的人员表示。
干净,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淬炼
2015年11月,潘滨按照大兴安岭纪委工作安排,带队对群众反映的大兴安岭地区丽雪精淀粉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梅某(正处级)违纪问题进行初查。
由于大兴安岭地区人口较少,处级领导干部之间彼此大多都比较熟悉,梅某也和潘滨相识多年。
调查组到丽雪精淀粉开展调查后,梅某感觉到情况不妙,趁着一天下班后潘滨还在办公室工作的机会,悄悄来到他的办公室打探案情,要求给予关照,并许诺事后必给以重谢。
“监督别人的人,自己如果不干净,怎么去要求别人干净,又怎么敢去监督?”潘滨说。
潘滨仔细观察嫌疑人面部的细微变化和所有肢体语言,凭着多年从事纪律审查工作积累的经验,坚定了他查办这起案件的决心和信心。
不冤枉一个好人,绝不放过一个坏人。
“在查处相识多年同志的严重违纪问题时他始终不徇私情,坚持原则,从不手软。”参办案人员回忆当年办案时说。
面对领导干部,减少他们的“心里落差感”,把他们的自尊自负转化为交代的动力。
经过精心组织和周密部署,潘滨带领调查组成员很快选准了突破口,仅用10余天时间就查实了梅某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50余万元的犯罪问题,并随之将梅某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梅某案件的顺利查办,不仅结束了大兴安岭纪委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没有对违纪人员采取“两规”措施的历史,而且在全区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对心存侥幸者敲响了警钟,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的蔓延势头。
担当,在不断实践中铸就
2008年11月,在潘滨到任呼玛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之前,县纪委各项工作在全区纪检监察系统排名都很靠后,还存在着干部思想涣散、人心不稳、工作不力等一些突出问题。
面对棘手问题,潘滨一边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一边围绕县委重点工作方针和发展思路,提出建设“五型”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目标;创新工作方式,推行“一线工作法”;并把提高案件查办质量作为工作重点,综合利用各项案件检查技术,严格履行案件检查程序,案件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事情越急越要理清思路,按照事情的办理程序或者事情的轻重缓急,分步骤,一项一项去落实。作为部门的负责人,你的慌张会让整个团队都乱起来,更加六神无主。”潘滨说。
正是由于全身心致力于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完善案件查办手段、规范工作机制等方面工作。上任不到两年,呼玛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展明显、成效显著,纪检监察各项工作在全区纪检监察系统排名都进入前三名。
“工作取得的好成绩,是大家追求同一目标,共同努力的结果。”潘滨说。
岗位的要求变了,职责的精神始终没有变。
潘滨在2006年至2008年11月任大兴安岭纪委信访室主任工作期间,积极组织开展信访举报工作,保证了信访举报渠道的畅通,由于所负责的信访举报工作成绩突出,地纪委获得2006至2008年度“全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时光荏苒。他用青春和岁月铸就对纪检监察事业的忠诚与执着。
“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也属于大兴安岭地区全体纪检监察干部。”9月11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常松与我省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座谈,潘滨作了表态发言。“讲忠诚就是对党的绝对忠诚,而不是对哪个感觉对自己有恩的个别领导干部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