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中区针对当前林区转型的实际,明确了“保生态、惠民生、促发展”的工作目标,打出“生态”牌,将发展接续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可持续发展产业格局正逐渐形成。
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最具优势的朝阳产业。今年,呼中区在哈尔滨举办了“呼中书画摄影展暨四季风光国际摄影大赛”启动仪式,完成了“中国最冷小镇”商标注册工作,设计了“中国最冷小镇”地标性建筑,着力打造能够代表呼中特点的旅游标识。白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在全省自驾车友最喜爱的旅游景区评选活动中,大白山景区进入决赛。在2015中国森林氧吧授牌仪式暨首届“中国森林氧吧”论坛上,呼中自然保护区获得首批“中国森林氧吧”称号。在碧水镇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生活遗址和岩画,经过省考古研究所进一步挖掘,叠压在新石器时期文化层下的彩绘岩画面世,呼中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大幅提升。
发展森林生态食品业,打造最具实惠的富民产业。今年呼中区共养殖黑木耳3200万袋,3000余名养殖人员人均纯收入达到1.1万元。抚育野生蓝莓994亩,采集蓝莓340吨,人均增收4000余元。种植脱毒马铃薯3000亩,实现产值540万元。同时,加强生态产品的深度开发,引进了先进的蓝莓、蓝靛果忍冬精深加工生产线和灵芝孢子粉破壁技术,将偃松籽精深加工为偃松籽油、偃松仁等系列产品。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33个,从事森林鸡、冷水鱼、火鸡等林畜产业人员,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今年,争取全民创业小额贷款945万元,目前正在陆续发放。
大力发展矿产、生物医药、“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打造最具潜力的接续产业。呼中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铅锌28万吨、铁400万吨、铜15000吨、银200吨。目前,飞虎山矿正在办理探矿权详查勘探的延续手续。硅石矿采矿证已办理完毕,正在办理林地审批手续。种植桔梗、黄芪5250亩,草苁蓉集约化管理抚育2500亩,与省生物研究所共同研发了猪苓菌栽培技术,将牛蒡、蒲公英加工包装成牛蒡茶和蒲公英茶。推进了杜香精油提取加工项目建设,延伸了产业链条。鼓励广大职工发展“互联网+林下养殖业”、“互联网+销售”,目前,已注册山野产品实体店22家,开设淘宝店、微店300余家,电子商务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最具特色的动力产业。这个区积极打造“冷”文化,“最冷小镇”文化旅游项目被编入《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册》,在第十一届深圳国际文博会上成功推介。被央视七套《乡村法制剧场》栏目确定为“拍摄基地”,拍摄完成了《说出真相》、《爱在最冷小镇》两部微电影。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体活动,映山红健身队在参加全国“全民健身操舞”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成立了文学、书法、摄影等6个协会,涌现出多位呼中文化名人。今年,呼中林业局还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