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未雨绸缪抓防范 防微杜渐强监督
时间 :2017-05-17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谷文玲
 

  纪检监察工作就是防范大于治疗,监督胜于补救,事后监督不如事中监督,事中监督不如事前监督。只有抓好防范、强化监督,才能扎紧全面管党治党的制度笼子。

  一、打好预防针,做到未雨绸缪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就要对可能出现腐败的苗头性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狠抓治理,切实将腐败现象禁于未萌、止于未发。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是党的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有了纪律,广大党员干部就有了章法可循。懂政治、守规矩是党员干部的一种政治觉悟,更是一种品德素养,规矩既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只有对照规矩“三省吾身”,坚持“时时照镜子、正衣冠、勤拂拭”,把纪律挺在前面,才能在遵章守纪中实现自我净化和提升,从而才不会触碰或逾越红线。

  严格落实廉政谈话制度。落实廉政谈话制度是增强廉政勤政意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是开辟了对党员干部加强事前提醒的新渠道、新途径。针对不同时点、不同人群、不同情况,开展相应的廉政谈话,适时提醒党员干部何事能做、何事不能做、何事应该做,通过对党员干部的有效提醒找准思想上的“症结”,对症下药,在情感的基础上以理服人,敞开心扉,把情况说深说透,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实际效果,真正做到了早预防、早控制,从而达到了解党员干部廉政情况、加强教育引导、严格制度约束的目的。在开展廉政谈话过程中,要建立全程留痕归档制度,谈话方案、谈话提纲、问题清单、谈话记录、签字背书承诺一应俱全,以便日后调档查询。

  经常性地开展警示教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重视警示教育对党员干部思想的钳制作用,可以通过观看廉洁从政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旁听庭审接受教育、身边人说身边事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让每一位受教育者触动心灵、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强化廉洁自律的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汇集了40多个典型案例,通过采访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以及10余名落马官员说法,反映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是很好的警示教材,每名党员干部都应认真收看学习。

  二、撑起监督伞,做到防微杜渐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哪一个落马贪官的贪欲不是从小到大,随着权力的升迁和法纪意识的淡漠,从而一步步踏上“不归路”。因此,有效的监督是预防腐败的一剂良药。

  用好党内监督这把利器。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第一位的。“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对于从严治党来说,不论是纪律建设、作风建设,还是反腐败斗争,都离不开有效的党内监督。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强化党内监督作出了顶层设计,明确了各监督主体的职责和定位。一是切实发挥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关键是实践好第一种形态,在日常监督上全面从严,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通过适时的“敲打”、“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促使党员干部及时醒悟,避免将小问题演变为大问题。二是切实发挥巡察监督优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全覆盖,使党内监督不留死角。在开展巡察工作中,要做到聚焦发现问题不发散、履行党内监督职责不懈怠、助力全面从严治党不松劲,打通群众直接反映问题的通道,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地生根。三是切实发挥派驻机构“探头”作用,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派驻监督是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途径,是确保监督无盲区的关键之举。各派驻机构一定要厘清职责定位,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紧盯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当好维护党的肌体健康的“啄木鸟”。

  用好社会监督这张防护网。党内监督必须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舆论支持,离开了社会监督,党内监督就会失去基础。因此,党内监督、社会监督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杜绝和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一是切实发挥群众监督的基础性作用,保证权力正常规范运行。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为更好地推进党内监督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原则。“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人民群众是最大的监督力量,在监督行政上有着巨大的潜力,依靠这种力量,不良风气“潜伏”再深也能发现,“马甲”再多也能识别。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做到真开门、开大门,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正确对待、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和建议。继续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增加工作的透明度。畅通人民群众举报和监督渠道,认真做好信访监督工作。二是切实发挥舆论监督“晴雨表”作用,助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闻媒体一定要充分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站在党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舆论监督作为推动党和政府工作和为人民群众鼓与呼的有力武器和有效方法来利用。坚持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原则,在以正面宣传报道为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曝光力度,敢于揭露批评不道德行为和不良风气,将落脚点放在解决矛盾、改进工作上。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督的“及时雨”作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大众延伸。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日报社)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