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至7日,大兴安岭地委党校第二十五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一行在地委组织部和地委党校的组织带领下,怀着对革命圣地的无比崇敬和向往,赴井冈山进行了为期5天的异地教学。对于全体学员来说,这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一次红色之旅、朝“圣”之旅、洗炼之旅、升华之旅。
一、登上井冈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1927年秋,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此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进而开辟了中国革命不断向前发展、最终走向胜利的新篇章,井冈山也成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登上井冈山,不禁让人感受他灵秀之美。青山绿水、茂杉修竹、高崖峭石、耸峰浓雾、漫道险关、小溪飞瀑,如是感叹名山自有奇景、革命自有天地。登上井冈山,不禁让人感受他民风之淳。这里的人民率直可爱、朴实无华、真诚善良、热情好客,如是感叹老区优良传统、革命始于人民群众。登上井冈山,更让人感受他的庄严肃穆。这是一座革命的山、红色的山、英雄的山。青山绿水、雄峰沟谷间,处处耸立着不朽的丰碑、流淌着先烈的鲜血、述说着革命的故事、传唱着英雄的赞歌。此次25期中青班一行先后瞻仰了10余个革命旧址和纪念圣地。穿上红军服、走在井冈路,90年的时空仿佛已相互交织。在井冈山烈士陵园,全体同学庄严肃立,向井冈山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圈、面向先烈重温了入党誓词、瞻仰了碑林和雕塑园,心中涌起不尽的崇敬和追思;在茨坪、八角楼、大井,同学们先后瞻仰了3处毛主席旧居和湘赣边界党的“一大”会议旧址,聆听了现场教学,步履间重行着伟人和先辈走过的足迹。在朱毛挑粮小道,同学们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组成先锋队向顶峰冲击,艰难处不时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激励自己。登上黄洋界,“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依旧回响,战火纷飞、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尤在眼前。在小井,同学们瞻仰了红军医院旧址,聚拢到100多名被国民党反动派屠杀的红军伤员的稻田里,肃立在红军烈士墓前,无不为革命先烈视死如归、慷慨就义的悲壮垂泪而泣。期间,同学们还聆听了江西省委党校教师关于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毛泽东领导艺术及战略思维等红色教学课程,激情唱响《十送红军》等红色歌曲,并与曾志、王佐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人见面,亲耳倾听他们讲述那动人的故事。
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追忆革命斗争的壮烈画面,了解峥嵘岁月的历史风云,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同学们精神上、心灵上一次次受到强烈的震憾和洗礼,纷纷表示:不上井冈山,不知以往认识之粗浅;不走红军路,不知革命之艰辛卓绝;不饮井冈水,就难以真正把革命精神注入血液、溶入灵魂。
二、感悟井冈
“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成功之路,也培育出薪火相传的井冈山精神,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这是用无数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留给我们共产党人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这次红色之旅,同学们对井冈山在中国革命中承载的历史厚重和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实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井冈山精神的实质,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革命信念。面对敌强我弱和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能够做到“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面对凶恶敌人和艰苦环境,广大军民们之所以能够坚决跟着共产党把红旗扛到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有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因为他们坚信:中国革命“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婴儿”,始终以高昂的革命斗志,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与敌人展开顽强斗争,使革命武装在井冈山站稳脚跟。同时,另一条重要原因就是靠革命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面对敌人的反复“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艰苦奋斗成为井冈山军民克服困难、战胜艰险、走向胜利、迎接曙光的精神动力。“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的净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充分体现出为革命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此期间,红军自力更生办被服厂、军械处、医院、造币厂。红军官兵一律吃五分钱伙食,穿一样的衣服,盖一样的被褥,同吃同住同挑粮食。在极端艰苦岁月里,井冈山军民们就是靠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粉碎了重重包围,战胜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胜利。
(二)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实事求是、敢闯新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和逆境面前,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大智大勇的革命首创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引兵井冈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创新之路。在此期间,井冈军民创造了中国革命的“六个第一”: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缔造了中国第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建立了中国农民第一块大范围红色根据地政权;总结了中国第一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展了中国第一次土地革命及制订了第一部土地法;第一次提出并实践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革命方针。这条道路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进取的成功范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井冈山精神的基石——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红色政权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岁月里,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敢闯新路的奋斗中,创造了军政一致、官兵一致,军政军民团结的优良作风。军队内部三湾改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实行民主,官兵待遇平等、官长不打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经济公开,成立士兵委员会。同时积极开展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教育活动,制订并实行群众拥护的方针政策,使人民群众了解工农革命的性质,全心全意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在此期间,工农红军还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得到了根据地人民真诚拥护,建立起军民鱼水情和同生死、共患难的血肉关系,为根据地建立、巩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井冈
不忘峥嵘岁月,铭记先烈功勋,就要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让这笔宝贵财富传承下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永远铭记、世代传承。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这些要求,蕴含着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指引着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在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作为中青年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至关重要作用,学习和领悟井冈山精神,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则是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往开来、砥砺奋进的必然要求。
(一)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中青年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党性之魂。革命年代,正是因为有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我们党才能无惧“敌军围困万千重”,有力回答“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信仰至关重要,如同照亮前路的灯、把握航向的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立身、处世、干事的精神支柱。作为中青年干部,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面对党和人民交给的重担,必须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正本清源、固根守魂。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尤其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旗帜鲜明地拥护党的各项决策部署,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潮,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中青年干部必须勇于开拓创新。我们党“靠实事求是吃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才能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事实证明,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事业发展才会有活力、有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我们过去搞革命,坚持从实际出发,取得了一次次胜利。今天搞改革、促发展,也必须从实际出发,敢于创新、勇于担当。作为中青年干部,必须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充满创新精神。尤其是面对时代发展的大潮,要深刻领会“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深入贯彻地委“十破十立”的要求,争做思想的解放者、改革的先行者、创新的促进者,在大兴安岭转型发展的宏伟实践中争当标兵、建功立业。
(三)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中青年干部必须保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井冈山时期,从领袖到士兵,大家“有盐同咸、无盐同淡”,靠着红米饭、南瓜汤度过艰苦岁月,不断巩固扩大了革命根据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我们共产党人依靠艰苦奋斗,由当初的白手起家一步步走到今天,回想起来多么不容易。今天,我们面临的任务仍然很艰巨,肩上的担子一点也不比以前轻,还需要继续用好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作为中青年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虽然今天我们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了,但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忘、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能丢。尤其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还有一部分人民群众尚未摆脱贫困。今天我们讲艰苦奋斗,不是非要像当年那样过极端艰苦的日子,而是不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和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中青年干部要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坚决杜绝铺张浪费,敢于同歪风邪气做坚决斗争,切实把艰苦奋斗体现在生活细节上,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清清白白干事、堂堂正正做人。
(四)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中青年干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井冈山时期,正是因为我们党相信群众、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唤起了广大工农,形成了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在革命战争年代是胜利之本,在和平年代同样是胜利之本。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群众作为衣食父母,把群众作为最大的靠山。作为中青年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始终明白,我们是人民的一份子,从群众中来;我们所从事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必须要到群众中去。要自觉克服官僚主义,从本职工作实际出发,带着真情实感主动深入群众,带着民生课题积极融入群众,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努力为百姓排忧解难,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与群众建立起血肉联系。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注重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到位、做到家,使我们的各项工作能够真正让群众满意,展现新时势中青年干部和共产党员的公仆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