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立足新起点 实现新跨越
时间 :2017-10-31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 博宇
 

  翻开过去五年的“成绩单”,松岭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让人倍感欣慰:2016年松岭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99亿元,年均递增5.2%;五年来,松岭区投入资金3.35亿元,新建住宅楼24万平方米、改造平房28.5万平方米;五年来,松岭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年均递增15.2%,职工工资增长近3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松岭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地委的决策部署,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呈现出经济平稳发展、生态不断进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以产业项目为牵动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这个区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克服停伐影响,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接续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截至十二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33亿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引进各类项目19个,累计完成投资27.78亿元。其中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晋升国际重要湿地,林格贝公司成为大兴安岭地区首个新三板上市公司,岔路口铅锌钼矿已成为世界级的钼矿,森林畜禽、食用菌养殖、北药等特色产业累计创产值5.3亿元,成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十八大以来,松岭区累计完成中幼林抚育9.2万公顷、补植补造0.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6%,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蓄积量分别达到5200万立方米、5000万立方米,连续5年实现“三增长”。资源保护能力不断增强,深入开展了兴安专打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完成国家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设1100公顷,在中期评估时被评为全国样板基地建设单位“5个一等”之一。森林防火水平全面提高,全面完成了森林防火远程监控、重点火险区二期综合治理和以水灭火试点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连续8年未发生人为森林火灾。

  以改善民生为根本

  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十八大以来,松岭区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累计投入民生资金3.35亿元,棚户区改造、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三供两治”等50余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松岭区中小学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化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了国家验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实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实施“彩虹工程”、“春风行动”等就业工程,累计新增就业岗位2786个。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能力不断加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构建,群众性系列文明创建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为弘扬。

  以从严治党为统领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松岭区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认真抓好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松岭区委荣获全省“学习型党组织标兵”荣誉称号,全区8家单位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标兵。深入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推动转型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好干部标准,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拔配备了一批履职尽责的优秀干部,加大了人才培养和柔性引才力度,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基础。从严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建责任机制、督查机制和评价机制逐步健全完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得到有效整顿,松岭区9个基层党组织分别荣获省地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共产党员受到省地表彰。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