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悬高空,朗照千年。照关山万里,照庭院篱墙;照书中古人,照眼前你我。我,穿越千年时光,意识到:月夜,唯你最美。
梦回南唐,百转千年,我最想来的年代,有我最欣赏的人。
月似玉盘,栖息在微风轻拂的垂柳之巅,清辉满满,柔柔地洒向人寰,照亮了东瀛西域南疆北关。凝眸处,谁将思念之灯悄悄点燃。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古时,人们便已认识到这一不可改变的自然现象,可这,又未尝不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忧思呢?在战争后,历史早已改写,王朝也早已更替,正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北方的千军万马,踏破了长江、踏破了国门,卷着大宋皇帝的野心,带着征服的狂傲,吞噬了日渐衰败的南朝。身边不知何时,李煜面容憔悴,满目悲伤,成为一位亡国之君。他站在月下,无比凄凉。文雅的李煜,在浩荡的历史中选择了放弃。不再是一国之君的他,在历史的车轮下,只有香如故,让那秋雨为他洗涤愁思,让那浮云为他停滞,耳畔还回响着他的“一壶酒,一竿纶”。
月色凄凉,凄凉如李煜。
穿梭清朝,斗转星移,我最向往的朝代,有我最仰慕的人。
纳兰容若,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嚣之外;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行走于仕途,一生为情所累;一位几乎拥有世间一切的惆怅男子,一段三百年来几乎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争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一曲《琵琶仙》,尽述纳兰容若在清冷月下所思所念。境由心生,美好的秋夜在纳兰眼里,月一片凄凉。
冰轮出碧海,美则美,却如这月光般,美得冷入骨髓。夜风吹动盛放的桂花,清冷的月光下,甜香的桂花竟然映现了白雪般冷艳的气质,让月色更觉凄清。这样清冷的夜、清冷的心,唯有清冷的《琵琶仙》才能与之相配。诗人用一支紫玉笛吹出哀婉的曲调,吹出清冷月色。
月色清冷,清冷如纳兰。
看唐风宋雨吹皱一池春水,叹秦砖汉瓦惹得征人未还。
孤灯寒窗他乡独酌,太白对影成三;
落红归雁独上西楼,李煜梦抚雕栏;
兰舟催发晓风醉卧,柳永难卸惆怅;
宦海沉浮,东坡把酒千里共婵娟;
无人会意,稼轩几欲把栏杆拍断……
为这月夜,穿梭千年,却唯你最美。